水龙吟

作者:吴琚 朝代:宋代

水龙吟原文

紫皇高宴萧台,双成戏击琼包碎。
何人为把,银河水翦,甲兵都洗。
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
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
转鸿钧、满天和气。
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
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
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诗词问答

问:水龙吟的作者是谁?答:吴琚
问:水龙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龙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吴琚的名句有哪些?答:吴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紫皇

道教传说中最高的神仙。《太平御览》卷六五九引《秘要经》:“太清九宫,皆有僚属,其最高者,称 太皇 、 紫皇 、 玉皇 。”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载玉女,过 紫皇 , 紫皇 乃赐白兔所擣之药方。”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四》:“ 紫皇 一夕下纶旨,细祓丹铅勘文字。”

高宴

见“ 高宴 ”。

亦作“ 高讌 ”。盛大的宴会。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充待詔于 金马 ,奉高宴于 柏梁 。”《隋书·音乐志下》:“载择良辰,式陈高宴。”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三:“高讌陈诗 铜雀台 , 子桓 兄弟不须猜;胡牀粉髻天人语,独有 思王 八斗才。”

双成

(1). 董双成 。神话中 西王母 侍女名。见《汉武帝内传》。 唐 白居易 《长恨歌》:“金闕西厢叩玉扃,转教 小玉 报 双成 。”

(2).借指美女。《全唐诗》卷七五六载《春》诗:“绣衣白马不归来, 双成 倚槛春心醉。” 宋 徐铉 《柳枝词》之九:“新词欲咏知难咏,説与 双成 入管弦。”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 秦淮 佳丽,近有 双成 ,年甚綺,才色为一时之冠。”

人为

(1) 人造成

一种人为的装饰品

(2) 人去干、做

事在人为

河水

河里的水,含有碳酸盐、硫酸盐及钙等溶解物与海水主要含有氯化物和钠有区别

甲兵

(1) 铠甲和兵器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秦风·无衣》

甲兵顿弊。——宋· 苏轼《教战守》

(2) 兵士或军队

抑王兴甲。——《孟子·梁惠王上》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八荒

又称八方。最远之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并吞八荒之心。——汉· 贾谊《过秦论》

了无

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

尘翳

(1).被灰尘遮掩。比喻受蒙蔽。《楚辞·七谏·沉江》“ 高阳 无故而委尘兮, 唐 虞 点灼而毁议” 汉 王逸 注:“委尘,坋尘也。言帝 顓頊 圣明克让,然无故尘翳。”

(2).喻笼罩着凄凉阴暗的气氛。 明 徐复祚 《红梨记·脱禁》:“百年事不胜痛悲, 乐游原 霎时尘翳。”

(3).犹尘垢。 宋 苏辙 《祭文与可学士文》:“晚岁好道,耽悦至理,洗濯尘翳,湛然不起。”

冰销

见“ 冰消 ”。

太液

(1).古池名。 汉 太液池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莱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前唐中而后 太液 。”参阅《三辅黄图》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宫 中 含凉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参阅 清 《嘉庆一统志·西安府二·大明宫》。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宫 西华门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时名 西华潭 。 清 称 太液池 。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鼇。桥北称 北海 ,桥南称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称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诸水,由 地安门 水门流入。

鳷鹊

(1).传说中的异鸟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章帝 永寧 元年, 条支国 来贡异瑞。有鸟名鳷鹊,形高七尺,解人语。其国太平,则鳷鹊羣翔。”

(2).指喜鹊。 清 李慈铭 《蓬莱驿》:“看他额黄稀,眉青锁,粉痕疏,脣褪猩朱,只忆着填桥鳷鹊待黄姑。”

(3). 汉 宫观名。在 长安 甘泉宫 外。 汉武帝 建元 中建。《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过 鳷鹊 ,望 露寒 ,下 棠棃 ,息 宜春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此四观, 武帝 建元 中作,在 云阳 甘泉宫 外。” 南朝 齐 谢朓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金波丽 鳷鹊 ,玉绳低 建章 。” 元 耶律楚材 《和张敏之诗·读唐史有感复继张敏之韵》:“灯烛暉 鳷鹊 ,丝簧沸 建章 。”

(4). 南朝 楼阁名。在 江苏 南京 。 南朝 梁 吴均 《与柳恽相赠答》诗之一:“日映 昆明 水,春生 鳷鹊楼 。”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四:“春风试暖 昭阳殿 ,明月还过 鳷鹊楼 。” 王琦 注:“ 吴均 诗:春生 鳷鹊楼 。是皆谓 金陵 之 昭阳殿 , 鳷鹊楼 也。旧註以为在 长安 者,非是。” 宋 范成大 《己丑中秋寓宿玉堂》诗:“ 鳷鹊楼 栏浮瑞气, 凤凰城 闕带新凉。”

端门

(1).宫殿的正南门。《史记·吕太后本纪》:“ 代王 即夕入 未央宫 ,有謁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后汉书·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牋奏,副之端门。”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宫之正南门曰端门。尚书於此受天下奏章,令举者诣公府课试,以副本纳之端门,尚书审覈之。” 宋 晁冲之 《上林春慢》词:“鹤降詔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前汉书平话》卷下:“日正端门登极位,万国来朝有道君。”

(2).太微垣南藩二星,东曰左执法,西曰右执法,左、右执法之间叫“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后汉书·李固传》:“加近者月食既於端门之侧。” 李贤 注:“端门, 太微宫 南门也。”《晋书·天文志上》:“太微,天子庭也……南蕃中二星间曰端门。”

圣主

(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吴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目下有某处将军缺,倘不吝重金,僕嘱内兄游扬圣主之前,此任可致。”

(2).泛称英明的天子。《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諫諍则见听。”《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飢寒逼身,难顾廉耻;圣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抚其子。”

忧民

谓关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贽 《与焦若侯书》:“但 半山 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术,皆发挥仁字。至於保民、养民、忧民,皆从不忍人之心发出。”

深意

非常深刻的含意

鸿钧

(1).大钧。指天或大自然。《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周朝飨乐章》:“鸿钧广运,嘉节良辰。” 元 吴澄 《咏雪》:“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三》:“岁月更新于凤歷,气机初转于鸿钧。” 郭沫若 《湖心亭》:“明年鸿钧运转,四十六岁交大运。”

(2).比喻国柄;朝政。 宋 司马光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之十:“八十聪明强健身,况从壮岁秉鸿钧。” 宋 秦观 《代贺蔡相公启》:“ 姚元崇 入赞鸿钧,初闻远略; 霍子孟 建承顾命,益见忠谋。”亦指执掌国柄的大臣。 唐 李商隐 《为绛郡公上李相国启》:“仰台曜以瞻辉,望鸿钧而竚惠。”

(3).指鸿恩。 唐 苏颋 《代家君让左仆射表》:“非臣微命,能答鸿钧。” 宋 陆游 《上王宣抚启》:“伤弱植之易摇,悼鸿钧之难报。”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臣等袜线才微,愧无裨於龙袞;涓埃念切,期仰答乎鸿钧。”

满天

充满或布满天空,形容数量多

满天星斗

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三宫

(1).古代诸侯夫人之宫。《礼记·祭义》:“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 郑玄 注:“诸侯夫人三宫,半王后也。”《穀梁传·桓公十四年》:“甸粟而纳之三宫。” 范宁 注:“三宫,三夫人也。” 杨士勋 疏:“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

(2).指后妃之宫。 唐 李憕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应制》诗:“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凰臺。”

(3).谓天子、太后、皇后。《汉书·王嘉传》:“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 颜师古 注:“三宫,天子、太后、皇后也。” 清 方文 《宋遗民咏·汪大有》:“三宫既北迁,侍卫同驱驰。”

(4).谓明堂、辟雍、灵台。《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 薛综 注:“三宫,明堂、辟雍、灵臺。” 汉 李尤 《辟雍赋》:“太学既崇,三宫既章,灵臺司天,群曜弥光。” 唐 武则天 《明堂乐章·迎送王公》:“载延百辟,爰集三宫。”参见“ 三雍 ”。

(5).指紫微、太微、文昌三星座。《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 汉 王逸 注:“天有三宫,谓紫宫、太微、文昌也。” 唐 杨炯 《送刘校书从军》诗:“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

(6).道教谓双目为絳宫、两耳为玉堂宫,鼻口为明堂宫。合称“三宫”。 唐 吕岩 《别诗》之二:“三宫自有迴流法,万物那无运用方。”《云笈七籤》卷八二:“远世弃欲,息役沉光,涤清三宫,凝定九府。”

(7).道教指 西玄山 清灵宫 、 葛衍山 紫阳宫 、 郁绝根山 极真宫 。《云笈七籤》卷一○五:“三山有三府名曰三宫。 西玄山 为 清灵宫 , 葛衍山 为 紫阳宫 , 鬱絶根山 为 极真宫 。”

万年

极其久远的年代

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玉杯

见“ 玉杯 ”。

亦作“ 玉桮 ”。亦作“ 玉盃 ”。1.玉制的杯或杯的美称。《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史记·孝文本纪》:“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 南朝 齐 谢朓 《金谷聚》诗:“璖椀送佳人,玉桮邀上客。” 唐 杜甫 《章梓州桔亭饯成都窦少尹》诗:“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盃锦席高云凉。” 清 吴伟业 《元夕》诗:“ 长信 玉杯簪戴胜, 昭阳 银烛擘空侯。”

(2).《汉书·董仲舒传》:“説《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復数十篇。” 颜师古 注:“皆其所著书名也。”后因泛称重要著作为“玉杯”。 北周 庾信 《小园赋》:“琴号珠柱,书名《玉杯》。” 唐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诗:“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 清 纳兰性德 《茅斋》诗之二:“时开《玉杯》卷,或弹珠柱琴。”

(3).牡丹的一种。 唐 裴潾 《白牡丹》诗:“别有玉杯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宋 范成大 《浪淘沙》词:“别有玉盃承露冷,留共君看。”自注:“玉盃,官舍中牡丹絶品也。”

五云楼

指豪华富丽的楼阁。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想你也梦不到翔龙飞凤五云楼,心则在鸣鸡吠犬三家店。”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细看

仔细地观察

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飞花

(1).落花飘飞。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飘飞的落花。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茶客娶兴》:“你掩泪含羞辞别去,似飞花逐水悠悠,萧萧孤影向谁投。”

(3).比喻飘飞的雪花。 宋 苏辙 《上元前雪三绝句》之一:“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

(4).纺织时飞散的棉花纤维。

丰年瑞

(1).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盈尺则呈瑞於丰年,袤丈则表沴於阴德。”后以“丰年瑞”谓冬月所降之雪。 唐 孟浩然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不覩丰年瑞,安知燮理才。” 明 陈继儒 《辟寒部》卷二引近臣献词:“看来不似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2).词牌名。即《水龙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