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

作者:释师观 朝代:宋代

偈颂七十六首原文

云门有一曲,腊月二十五。
拍拍是令,全身里许。
呵呵呵,万像森罗齐作舞。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七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师观
问:偈颂七十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师观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师观名句大全

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书法欣赏

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七十六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云门

(1). 周 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 黄帝 时所作。《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郑玄 注:“此 周 所存六代之乐, 黄帝 曰《云门》、《大卷》。 黄帝 能成名万物,以明民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旧唐书·音乐志一》:“按古六代舞,有《云门》、《大咸》、《大夏》、《大韶》,是古之文舞; 殷 之《大濩》, 周 之《大武》,是古之武舞。” 章炳麟 《訄书·辨乐》:“古之作乐,各用其宫。”自注:“如《大司乐》:舞《云门》,则圜钟为宫。”

(2).高耸的大门。多比喻富贵之家。《古文苑·孔融<杂诗>之一》:“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章樵 注:“云门谓门第穹崇,上侵云汉。”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玉宇璇阶,云门露闕。”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御札一轴三纸藏右司黄荦家》:“珍藏既出于云门,传刻仅留于朔塞。”

(3). 汉 云阳县 的城门。《文选·班彪<北征赋>》:“歷 云 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 李善 注:“ 云阳 ,古县,在 池阳 西北,属 右扶风 。云门,即 云阳县 门也。《汉书》: 左冯翊 有 云阳县 。”

(4).山门。借指寺庙。 唐 杜甫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诗:“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 唐 陆龟蒙 《新秋月夕客有自远相寻者》诗之一:“云门老僧定未起,白阁道士遥相迎。” 唐 尚颜 《寄荆门郑準》诗:“不许姓名留月观,终携瓶锡去云门。”

(5).急流的出口。因水气状如云雾,故称。《文选·左思<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张铣 注:“言水自渠而灌田,故指渠口为云门,犹云来则雨至也。”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6). 蜀 的代称。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烟沉冰井,雨歇 云门 。” 倪璠 注:“此以《蜀都赋》有云门,故以 云门 指 蜀 。” 唐 崔涂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诗:“ 云门 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7).指谷口。 晋 惠远 《庐山东林杂诗》:“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闢。” 唐 马戴 《早发故山作》诗:“云门夹峭石,石路荫长松。”

(8).山名。在 浙江 绍兴 南。亦名 东山 。山有 云门寺 。 南朝 梁 处士 何胤 曾居于此。《梁书·文学传下·王籍》:“﹝ 王籍 ﹞除轻车 湘东王 諮议参军,随府 会稽 。郡境有 云门 、 天柱山 , 籍 尝游之,或累月不反。” 宋 方岳 《水调歌头·寿赵文昌》词:“胸有 云门 禹穴 ,笔有禊亭 晋 帖,风露洗脾肝。秋入 紫宸殿 ,磨玉写琅玕。”

(9).山名。在 山东省 青州市 南。一名 云峰山 。 清 周亮工 《云门送胡元润还白下》诗:“屴崱君能到, 云门 得暂停。”

(10).山名。在 广东省 乳源瑶族自治县 北,连 乐昌县 界。山有 云门寺 。 五代 文偃禅师 居此。参见“ 云门宗 ”。

(11).佛教宗派名。即云门宗。 宋 陈师道 《请兴化禅师疏》:“某公尊者承佛受记为世导师,绍云门之正宗,分慧林之半座。”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至云门之訶佛,则非特破相,而亦破名。”参见“ 云门宗 ”。

(12).人体穴位名。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素问·水热穴论》:“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写四支之热也。” 王冰 注:“云门在巨骨下,胸中行两傍。”

一曲

(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腊月

农历十二月

寒冬腊月

拍拍

(1).象声词。鼓翅起飞声。 唐 韩愈 《病鸱》诗:“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 宋 梅尧臣 《和永叔雨中》:“锦鞍切莫九衢去,拍拍一如鹅鸭池。” 宋 苏轼 《游桓山得泽字》诗:“春风在流水,鳧雁先拍拍。” 明 高启 《送徐七山人往蜀山书舍》诗:“溪晴雁拍拍,村曙鷄胶胶。”

(2).象声词。枪响声。《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俏大姐》:“伸手举起小 * ,叫声特务看我的。只听拍拍两声响,特务啃泥爬不起。”

(3).充满。 宋 范成大 《玉楼春》词:“云横水绕芳尘陌,一万重花春拍拍。” 宋 赵长卿 《虞美人·江乡对景》词:“雨声破晓催行桨,拍拍溪流长。” 金 元好问 《清平乐》词:“香团娇小,拍拍春多少。”

全身

(1) 整个身体

她全身都疼

(2) 外文活字一个字母的长度(m字宽),为破折号一半的短划线

里许

里面;里头。许,助词。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 杨诚斋 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亦须经前辈鎔化,乃可因承。如 李 之“耐可”、 杜 之“遮莫”、 唐 人“里许”、“若箇”之类是也。’”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今 松江 、 太仓 言处言许,音皆如化。谓内曰里许,音如里化。”

呵呵

象声词,笑声

森罗

(1).纷然罗列。 唐 孙揆 《灵应传》:“轻裘大带、白玉横腰而森罗於堦下者,其数甚多。” 郭沫若 《女神·浴海》:“太阳当顶了!无限的 太平洋 鼓奏着男性的音调!万象森罗,一个圆形舞蹈!”

(2).谓树木繁蔚杂陈。 唐 张九龄 《商洛山行怀古》诗:“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西游记》第二八回:“山路崎嶇,甚是难走,却又松林丛簇,树木森罗,切须仔细。”

(3).特指繁密的植物。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愿栽万本截万杖,穷巖阴谷生森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