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夫人生日二首

作者:仲并 朝代:宋代

白氏夫人生日二首原文

断机久已传家训,采藻端然继国风。
庭院炉烟春蔼蔼,门阑瑞气晓葱葱。
遐龄愿效三桃实,拜寿何辞百盏空。
自幸晚为门下士,余波应许丐奇穷。

诗词问答

问:白氏夫人生日二首的作者是谁?答:仲并
问:白氏夫人生日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仲并的名句有哪些?答:仲并名句大全

仲并白氏夫人生日二首书法欣赏

仲并白氏夫人生日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白氏夫人生日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断机

(1) 停机

(2) 贤母教子(传说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当即用刀断其机织,说:子三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孟子从此刻苦学习)。后“断机”便成为贤母教子的典故

久已

早已;早就

这件事我久已忘却了

家训

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采藻

(1).采集水藻。《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序》谓《采苹》是赞美“大夫妻能循法度”的诗,故后世以“采藻”用作颂扬妇德的典故。《宋史·乐志十四》:“化以妇道,覲于内宫。采苹涧滨,采藻涧中。”

(2).采集辞藻。《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君子懿文德,采藻其何伤!”

端然

(1) 形容端正,不歪斜

(2) 稳固的样子

魏兵端然不动。——《三国演义》

国风

(1).《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

(2).国家的风俗。《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 即位,思復兴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 唐 宋中 《送韦参军》诗:“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庭院

正房前面的宽阔地带;也泛指院子

庭院纳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烟春

亦作“烟春”。春天。 唐 郑谷 《石门山泉》诗:“烟春雨晚閒吟去,不復远寻 皇子陂 。”参见“ 烟花 ”。

蔼蔼

(1) 形容草木茂盛

丛林蔼蔼

(2) 众多的样子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左思《咏史》

(3) 暗淡或幽暗的样子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司马相如《长门赋》

门阑

亦作“ 门栏 ”。1.门框或门栅栏。 汉 王充 《论衡·乱龙》:“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门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剪彩为壶卢》:“又端阳日用綵纸剪成各样壶卢,倒粘於门阑之上,以洩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 萧红 《生死场》十二:“手电灯发青的光线乱闪着,临走出门栏,一个 日本 兵在铜帽子下面说中国话:‘也带走她。’”

(2).借指家门;门庭。《史记·楚世家》:“敝邑之王所甚説者无先大王,虽 仪 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廝者亦无先大王。”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门阑多喜色,女壻近乘龙。” 明 屠隆 《綵毫记·团圆受诏》:“草木回春,门阑生喜,报夫君将到,东方千骑。”

(3).犹师门;权门。 唐 皎然 《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会诸文士东堂重校》:“外学宗砚儒,游焉从后进。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瞻望门阑,不任乡往之至。” 宋 陆游 《福建谢史丞相启》:“伏念某早出门阑,尝尘班缀。”

瑞气

吉祥之气

霞光瑞气

葱葱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毛 * 《清平乐·会昌》

松柏葱葱

遐龄

老年人高寿的敬语

以知命为遐龄。——《魏书·常景传》

君当致身高位,安享遐龄。——《醒世恒言》

桃实

指 西王母 的仙桃。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桃实千年非易得,桑田一变已难寻。” 郑泽 《七夕赴城》诗:“嫁钱能十万,桃实詎千年。”参见“ 桃核 ”。

拜寿

庆贺生日

百盏

亦作“ 百醆 ”。极言饮酒杯数之多。 唐 罗隐 《秋日禅智寺见裴郎中题名寄韦瞻》诗:“百醆浓醪成别梦,两行垂露澣羈愁。” 宋 苏轼 《题梅圣俞诗后》:“ 梅二丈 长身秀眉,大耳红颊,饮酒过百盏,輒正坐高拱,此其醉也。”

门下士

(1).指门客。 唐 韩愈 《送陆畅归江南》诗:“我实门下士,力薄蚋与蚊。”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邑志载:公被戮,其门下士拾骨葬此。”

(2).犹门生。 宋 苏轼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诗:“ 醉翁 门下士,杂遝难为贤。”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 李屏山 晚年多疑畏,见后进中异常者,必摩抚之。 雷公 希颜 本其门下士,后见其锋鋩气势,恐其害己,甚惮之。”参见“ 门生 ”。

(3).学生,弟子。 宋 苏轼 《<范文正公文集>叙》:“彼三杰(指 欧阳修 、 富弼 、 韩琦 )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於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遂以授徒为生,教授宗党及 前溪 、 潯川 閒。其门下士数十百人,经其指画,文辞学术,莫不循循然有儒者之风。”

余波

指事件结束后残留的影响

应许

答应,允许。 清 李渔 《意中缘·设计》:“你就要辞也辞不脱了,落得做个人情,应许了罢。” 庐隐 《两个小学生》:“还有他爹纵着他,说甚么请愿是法律应许的行为,不能干涉啦。” 冰心 《斯人独憔悴》:“看他们请愿的条件,哪一条是办得到的?就是都办得到,政府也决然不肯应许,恐怕启学生干政之渐。”

奇穷

(1).犹困厄。 宋 陆游 《答勾简州启》:“伏念某性资冥顽,问学衰废,留落殊方者累岁,奇穷举世而一人。”

(2).指厄运。 清 刘大櫆 《祭史秉中文》:“子之奇穷,匪我能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