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贺新郎

作者:刘辰翁 朝代:宋代

金缕曲/贺新郎原文

问何年种植。
独成蹊、秾花烂漫,锦开千步。
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
并吹却、道边谢墅。
黄四娘家今何在,也飘零、偎向前村住。
千万恨,寄红雨。
携壶藉草行歌暮。
记前宵、深盟止酒,况堪扶路。
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觉二三四五。
更竹里、颠狂崔护。
试语看花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
君不见,曲江树。

诗词问答

问:金缕曲/贺新郎的作者是谁?答:刘辰翁
问:金缕曲/贺新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金缕曲/贺新郎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辰翁的名句有哪些?答:刘辰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种植

(1) 栽种植物或庄稼

种植了大面积的小麦

(2) 细胞,尤指肿瘤细胞脱落至一个新的部位并继续生长

种植癌

烂漫

(1) 色彩鲜丽

山花烂漫

(2) 坦荡,无做作

天真烂漫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道边

(1).商谈于边界之上。《汉书·霍去病传》:“ 浑邪王 与 休屠王 等谋欲降 汉 ,使人先要道边。” 颜师古 注:“道犹言也。先为要约来言之於边界。”

(2).路旁。《后汉书·曹褒传》:“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 唐 孔颖达 疏:“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不见 杨夫子 ,岁晚走道边。”

谢墅

(1). 晋 谢安 在 会稽 东山 及 建康 俱有别墅,后人概称“谢墅”。借指高门世族的第宅。 唐 李商隐 《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并与愚同出故尚书安平公门下》诗:“ 谢 墅 庾 楼相弔后,自今岐路各西东。”

(2). 谢灵运 在 会稽 的住宅。亦代称贵族家园。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城春>齐梁体八韵》:“ 潘 园观种植, 谢 墅閲池塘。”

娘家

已婚女子婚前的家。相对于婆家而言

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飘零

(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向前

先前,以前

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红雨

(1).红色的雨。《说郛》卷三一引《致虚阁杂俎》:“ 天宝 十三年,宫中下红雨,色若桃花。”

(2).落在红花上的雨。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红雨花上滴,緑烟柳际垂。” 清 袁枚 《春日杂诗》之一:“千枝红雨万重烟,画出诗人得意天。”

(3).比喻落花。 唐 李贺 《将进酒》诗:“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宋 晁端礼 《宴桃源》词:“洞户悄无人,空锁一庭红雨。” 清 黄景仁 《正月见桃花盛开且落矣》诗:“纷飞红雨欲漫天,不信东风此地偏。” 毛 * 《送瘟神》诗之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4).比喻女子落泪。 元 张可久 《朝天子·道院中碧桃》词:“泪弹红雨笑邻姬,同立苍苔地。”

(5).比喻鲜血溅洒。《七国春秋平话》卷上:“刃起时一片白云,血溅处满袍红雨。”

携壶

传说 东汉 费长房 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在卖药,卖好药后就跳进壶里。第二天, 费 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丰盛。 费 于是向他学道。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携壶”指行医。 清 侯方域 《赠武林陈文学》诗:“远志分明为採药,携壶不尽是逃名。”

草行

(1).带草的行书。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王献之 , 晋 中书令,善隶藁……兄 玄之 、 徽之 ,兄子 淳之 ,并善草行。”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文具·字》:“ 刘伯升 小变楷法谓之行书,兼真谓之真行,带草谓之草行。”

(2).在草野中行走。《诗·小雅·何草不黄》“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汉 郑玄 笺:“狐草行草止。”参见“ 草行露宿 ”。

前宵

(1).前一天晚上。 唐 侯道华 《题院》诗:“前宵盗喫却,今日碧空飞。”

(2).喻事物即将出现的时刻。 郭沫若 《战取》诗:“朋友,你以为目前过于混沌了吗?这是新社会快要诞生的前宵。”

深盟

指男女双方向天发誓,永结同心的盟约。 明 屠隆 《綵毫记·蓬莱传信》:“并蒂花开,合欢衾整,璧月照深盟。”《玉娇梨》第十九回:“偶尔相逢,似有天幸;黯然别去,殊苦人心。既得石上深盟,花前密约,歷歷在耳。”

止酒

戒酒。 晋 陶潜 《止酒》诗:“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宋 陆游 《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诗:“杜门復出叹习气,止酒还开惭定力。”

扶路

(1).相携于路。 唐 卢照邻 《哭金部韦郎中》诗:“贺客犹扶路,哀人遂上堂。”

(2).沿途。《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也……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词:“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 清 谈迁 《北游录·纪闻上》:“ 汝绍 平生未尝外宿,家人疑之,近庄里许,使童子先往,久之不至,扶路求之,不得。”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浮面

表面。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因为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非常注意浮面上的繁文缛礼,以为这是士大夫门第的、必不可少的家教。” 杨朔 《我的改造》:“在部队里,表面上跟战士、农民混在一起,好像‘深入群众’了,骨子里却像一滴油滴到人民的大海里,总漂在浮面,油光光的有点刺眼。”

不觉

(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三四五

三十四、五之略语。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三折:“你若到三四五、三六里,那其间早则粧幺不得。”

颠狂

言谈举止违背常情,放荡不羁

看花

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前度

(1).见“ 前图 ”。

(2).前一次;上一回。 唐 元稹 《醉醒》诗:“ 积善坊 中前度饮, 谢 家诸婢笑扶行。”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清 龚自珍 《某生与友人书》:“豆蔻芳温启瓠犀,伤心前度语重题。” 许地山 《枯杨生花》:“前度曾来的门墙依然映入 云姑 底瞳子。”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曲江

(1).水名。指 江苏省 扬州市 南 长江 的一段。 汉 枚乘 《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 广陵 之 曲江 。”参阅《初学记》卷六、 清 汪中 《述学·广陵曲江证》。

(2).水名。即 钱塘江 。本名 浙江 ,因潮水经 浙山 下曲折而东入海,故又名 曲江 。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静中疑是 曲江 涛,此则云垂彼海立。”参阅《浙江通志·山川一·钱塘江》。

(3).水名。即 曲江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 曲江 之隑州兮,望 南山 之参差。”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 南山 鬱初霽, 曲江 湛不流。” 清 孙枝蔚 《东亭春暮忆旧游》诗:“纵到 曲江 谁并马,可怜 秦 女善弹筝。”详“ 曲江池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