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德远枢密初召赴经筵

作者:张守 朝代:宋代

送德远枢密初召赴经筵原文

长驱敌骑傍淮淝,又是忠贤许国时。

扶义东吴回日毂,宣威西蜀正参旗。

暂逢贝锦辞黄阁,却续金华上赤墀。

联事乌台馀病骨,仰看麟阁写英姿。

诗词问答

问:送德远枢密初召赴经筵的作者是谁?答:张守
问:送德远枢密初召赴经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送德远枢密初召赴经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张守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守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参考注释

长驱

指军队迅速地向远方挺进

长驱千里

敌骑

敌人的骑兵。《宋史·兵志十一》:“﹝ 韩世忠 ﹞造克敌弓,以当敌骑衝突,其发可至百步,其劲可穿重甲,最为利器。”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一日敌骑拥之,至 大同 城下。”

忠贤

(1).忠诚贤明。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夫忠贤之臣,导主志,承君惠,攄盛德而化洪,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忠贤望士,谓之党人,囚捕诛锄,天下嗟嗷。”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故忠贤才识之士,谓之寳臣。”

(2).忠诚贤明的人。《汉书·元后传》:“ 凤 不可久令典事,宜退使就第,选忠贤以代之。”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任忠贤,则享天下之福;任不肖,则受天下之祸。” 清 陈天华 《警世钟》:“维新变法,破除 满 汉 的意见,一切奸臣,尽行革去;一切忠贤,尽行登用。”

许国

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晋书·陆玩传》:“诚以身许国,义忘曲让。”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復为身谋。” 蔡锷 《致潘惠英书》:“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扶义

犹仗义。《史记·太史公自序》:“ 秦 既暴虐, 楚 人发难, 项氏 遂乱, 汉 乃扶义征伐。”《隋书·经籍志二》:“ 司马迁 、 班固 ,撰而成之,股肱辅弼之臣,扶义俶儻之士,皆有记録。”《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諭 秦 父兄。” 胡三省 注:“余谓扶义,犹言杖义也。” 元 柳贯 《宗忠简公画像作》诗:“扶义亟西征,敌愾为小却。”

吴回

传说中的人名。即 祝融 。一说 祝融 之弟, 帝喾 之火正,相传死后为火神。《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名 吴回 ,奇左,是无右臂。” 郭璞 注:“ 吴回 , 祝融 弟,亦为火正也。”《吕氏春秋·孟夏》“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 汉 高诱 注:“ 祝融 , 顓頊氏 后, 老童 之子 吴回 也,为 高辛氏 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前驱 吴回 后炎星,絳旂丹轂朱冠裳。” 章炳麟 《訄书·尊史》:“ 老童 之子,实曰 吴回 ,斯 祝融 矣。”参阅《史记·楚世家》。

日毂

太阳。 宋 范成大 《丙戌闰七月九日与王必大登姑苏台避暑》诗:“炎官扶日轂,辉赫不停运。” 元 柳贯 《次韵鲁恭政观潮》之一:“日轂行天沦左界,地机激水出东溟。”亦指帝王的车驾。 宋 华镇 《次韵和曹公衡山行》:“拂掠朱鸞毛羽轻,朗听日轂声鍧鍧。”参见“ 日轮 ”。

宣威

宣扬威力。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每荒服请罪,远夷慕义;宣威授指,实寄宏略。”《新唐书·阎立本传》:“﹝ 阎立本 ﹞既辅政,但以应务俗材,无宰相器。时 姜恪 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 明 杨一清 《甘凉道中书事感怀》诗:“继絶君王义,宣威将帅功。” 清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驄马宣威临阵日,羯胡丧胆渡 江 时。”

西蜀

今 四川省 。古为 蜀 地,因在西方,故称“西蜀”。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五:“ 西蜀 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羣材。” 元 揭傒斯 《云锦溪棹歌》:“ 西蜀 锦江 那得似, 西湖 緑水更须怜。”

参旗

星名。属毕宿,共九星,在参星西。又名“天旗”、“天弓”。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参旗九旒,从风飘扬。” 唐 杨炯 《浑天赋》:“天陵积尸之肃杀,参旗九斿之部伍。” 宋 周邦彦 《夜飞鹊·别情》词:“相将散离会处,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清 李绂 《驿南铺不寐》诗:“沉沉戍鼓楼头动,宛宛参旗天半横。”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贝锦

(1).指像贝的文采一样美丽的织锦。《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 注:“贝锦,锦文也。 譙周 《益州志》云:‘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胜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 唐 李德裕 《斑竹管赋》:“始裁截以成管,因天资而具美;疑贝锦之濯波,似餘霞之散綺。” 清 顾汧 《桃源赋》:“若贝锦之澄鲜,而濯色於江渚。”

(2).喻诬陷他人、罗织成罪的谗言。《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朱熹 集传:“言因萋斐之形,而文致之以成贝锦,以比谗人者因人之小过而饰成大罪也。”《周书·宇文测传》:“ 太祖 怒曰:‘ 测 为我安边,吾知其无贰志,何为间我骨肉,生此贝锦!’乃命斩之。” 明 李开先 《事定公评后序》:“贝锦百端,谗舌千丈,始之者一线,而引之者滔天。” 康有为 《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交章飞文,变乱黑白,诬攻新政,贝锦如织。”

黄阁

亦作“黄閤”。 1. 汉 代丞相、太尉和 汉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汉 卫宏 《汉旧仪》卷上:“﹝丞相﹞听事阁曰黄阁。”《宋书·礼志二》:“三公黄閤,前史无其义……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閤,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盖是 汉 来制也。”后因以黄阁指宰相官署。 唐 韩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边》诗:“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我祖建四节,功烈光黄閤。”

(2). 唐 时门下省亦称黄阁。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旧史《严武传》迁给事中,时年三十二。给事中属门下省, 开元 曰黄门省,故云‘黄閤’。”

(3).借指宰相。 唐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诗:“自怜黄阁知音在,不厌彤幨出守频。”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 赤松 雅意思轻举,黄阁群心望復还。”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辨冤》:“説甚么黄阁经纶肃万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补遗:“ 陈桂林 文恭 宏谋 ,黄阁雍容。”

金华

浙江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浙江省中部,面积222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84万,市区人口11万。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以金华火腿闻名

赤墀

(1).皇宫中的台阶,因以赤色丹漆涂饰,故称。《汉书·梅福传》:“故愿壹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涂,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虑。”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以丹淹泥涂殿上也。”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先帝御马玉花驄,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长风。”

(2).借指朝廷。 唐 岑参 《奉和杜相公初夏发京城作》:“按节辞黄阁,登坛恋赤墀。”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不愿峨冠赤墀下,且可短剑红尘中。”

联事

(1).联合处理事务。《周礼·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二曰宾客之联事,三曰丧荒之联事,四曰军旅之联事,五曰田役之联事,六曰歛弛之联事,凡小事皆有联。” 贾公彦 疏:“谓官府之中有六事皆联事通职。”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春官联事,苍灵奉涂。”《南史·施文庆传》:“自 太建 以来,吏道疏简,百司弛纵, 文庆 尽其力用,无所纵捨,分官联事,莫不振惧。” 清 龚自珍 《尊史》:“何者善出?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联事焉,皆非所专官。”

(2).同僚;同事。 南朝 梁 萧统 《与前司徒左史殷芸令》:“昔经联事,理当酸愴也。”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序:“僕忝臺阁,早经联事,虽幸揖风彩,而不接殷勤。”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阴司判官》:“方有联事之幸,不敢不修謁。”

(3).相连记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紬三正以班歷,贯四时以联事。”

乌台

指御史台。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乌臺情已洽,凤阁分弥浓。”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 雁塔 功名晚,试手乌臺岁月忙。”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八:“怪道乌臺牙放早,几人怒马出 长安 。”参见“ 乌府 ”。

病骨

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唐 李贺 《示弟》诗:“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宋 苏轼 《浴日亭》诗:“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宋 陆游 《晚归》诗:“病骨羸将折,昏眸困欲眠。” 明 于谦 《登楼书兴》诗:“暮景侵寻欺病骨,秋霜容易上华巔。”

麟阁

亦作“麐阁”。“ 麒麟阁 ”的省称。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当令 麟阁 上,千载有雄名。”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猿》:“ 紇 子 欧阳诵 ,面似猴。 长孙无忌 嘲之曰:‘谁於 麟阁 上画此一獮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麐阁 糟邱样子殊,罡风正厉片时无。”

英姿

英俊勇武的风姿

英姿飒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