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报穷秋寄隐士诗

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原文

王倪逢啮缺。
桀溺偶长沮。
藜床负日卧。
麦陇带经锄。
自然曲木几。
无名科斗书。
聚花聊饲雀。
穿池试养鱼。
小村治涩路。
低田补坏渠。
秋水牵沙落。
寒藤抱树疎。
空枉平原骑。
来过仲蔚庐。

诗词问答

问:奉报穷秋寄隐士诗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奉报穷秋寄隐士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王倪

传说为 尧 时贤人, 啮缺 之师。 啮缺 曾向他问道,“四问而四不知。”见《庄子·齐物论》及《应帝王》。 唐 陈子昂 《为僧谢讲表》:“不能絶 王倪 之问,以默夸词;息 毗耶 之言,冥通得意。”

啮缺

(1).缺口,锋刃破缺。《淮南子·修务训》:“今剑或絶侧羸文,啮缺卷銋,而称以 顷襄 之剑,则贵人争带之。”

(2).传说中的上古贤人。隐居不仕。《庄子·天地》:“ 尧 之师曰 许由 , 许由 之师曰 啮缺 , 啮缺 之师曰 王倪 。” 北周 庾信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 王倪 逢 啮缺 , 桀溺 耦 长沮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高似孙 以太史无传,而并疑为鸿蒙 啮缺 之类。”

(3).借指隐士。 南唐 陈陶 《锺陵道中作》诗:“曾逢 啮缺 话东海,长忆 萧 家青玉牀。”

桀溺

春秋 时隐者。亦泛指隐士。《论语·微子》:“ 长沮 、 桀溺 耦而耕, 孔子 过之,使 子路 问津焉。” 宋 范仲淹 《知府孙学士见示》诗之五:“篱边醉傲 渊明 饮,陇上歌随 桀溺 耕。”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此二派者,其主义常相反对,而不能相调和。观 孔子 与 接舆 、 长沮 、 桀溺 、 荷篠丈人 之关係,可知之矣。”

长沮

传说中 春秋 时 楚国 的隐士。《论语·微子》:“ 长沮 、 桀溺 耦而耕。” 刘宝楠 正义引 金履祥 曰:“ 长沮 桀溺 ,名皆从水, 子路 问津,一时何自识其姓名?谅以其物色名之。”

藜床

藜茎编的床榻。泛指简陋的坐榻。《北堂书钞》卷一三三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向詡 常坐藜牀上。” 北周 庾信 《小园赋》:“ 管寧 藜床,虽穿而可坐; 嵇康 锻灶,既暖而堪眠。” 唐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诗:“衰颜动觅藜牀坐,缓步仍须竹杖行。” 金 元好问 《赠张文举》诗:“安稳藜床坐欲穿,合教絶学到真传。”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慰西溟》词:“独卧藜牀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譙鼓,二更彻。”

负日

晒太阳。《列子·杨朱》:“昔者 宋国 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北周 庾信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藜牀负日荷,麦壠带经锄。”后世诗文亦常以《列子》所载故事为典。 宋 苏轼 《教坊致语》:“而献芹负日,各尽野人之寸心。”

麦陇

亦作“ 麦垄 ”。 1.麦田。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唐 李白 《赠徐安宜》诗:“川光浄麦陇,日色明桑枝。” 宋 欧阳修 《山斋戏书绝句》之一:“蜜脾未满蜂採花,麦壠已深鳩唤雨。”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当我写这诗篇的时候,绿色的麦垄还在向天边延伸。”

(2).麦田中的小路。 应修人 《麦陇上》:“伊只这么着,走在朝阳影里的麦陇上。”

经锄

《汉书·儿宽传》:“带经而鉏,休息輒读诵。”后以“经锄”为耕读之典。 清 钱谦益 《奉赠会稽倪太公十四韵》:“家学经锄世所钦, 会稽 竹箭比南金。”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曲木几

用屈曲的树木制成的矮而小的桌子。 北周 庾信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自然曲木几,无名科斗书。”

无名

(1) 没有名称或名声

师出无名

(2) 没有缘由或说不清缘由的

无名火

科斗书

科斗文字。《西京杂记》卷四:“ 滕公 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槨, 滕公 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 叔孙通 , 通 曰科斗书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鲁恭王 得 孔子 宅书,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盖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其镜背有二十八字,皆科斗书。” 宋 陆游 《作盆池养科斗数十戏作》诗:“未听两部鼓吹乐,且看一编科斗书。”

饲雀

《后汉书·杨震传》“父 宝 ” 李贤 注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载: 震 父 宝 九岁时“见一黄雀为鴟梟所搏,坠於树下,为螻蚁所困”,遂取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伤愈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宝 再拜”致谢,并赠白环四枚,云:“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因以为典。 北周 庾信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聚花聊饲雀,穿池试养鱼。”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饲雀曾传庆,烹蛇詎有殃;弢弓褌劲鏃,匣剑淬神鋩。”参见“ 衔环 ”。

养鱼

(1) 饲养鱼类,尤指在池塘里饲养鱼类作为食用

(2) 鱼类养殖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寒藤

枯藤。 北周 庾信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秋水牵沙落,寒藤抱树疎。”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八:“不见高人 王右丞 , 蓝田 丘壑蔓寒藤。” 宋 杨万里 《浯溪赋》:“挽寒藤而垂足,照衰容而下窥。”

抱树

《晋书·王祥传》:“ 祥 性至孝。早丧亲,继母 朱氏 不慈……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 祥 輒抱树而泣。”后以“抱树”为至孝的典故。 唐 李商隐 《<会昌一品集>序》:“有抱树辞荣之节,有漆身报德之风。”

平原

广阔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