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莆田投赠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答陈莆田投赠二首原文

夙昔潘郎说孟公,讲闻久矣匪匆匆。
君豪不忝十才子,吾老真成一秃翁。
谢事安能謄妙墨,辍耕犹可和高风。
画帘寂寂蒲鞭子,应许澹台至室中。

诗词问答

问:答陈莆田投赠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答陈莆田投赠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夙昔

(1).前夜。《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李善 注引《广雅》:“昔,夜也。”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良辰竟何许,夙昔梦佳期。”按,夙,一本作“ 宿 ”。

(2).泛指昔时,往日。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故言可述,行可则。此有司夙昔所愿覩也。” 唐 权德舆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诗:“远郊有灵峯,夙昔栖真仙。”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八:“离居日久,病身不能动,求如夙昔相聚讲习之乐,寧可得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大都萍水偶逢,烟云倏散,夙昔笑言,亦多不记忆。”

(3).朝夕。《后汉书·张衡传》:“共夙昔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按,《文选》引作“夙夜”。

潘郎

指 晋 潘岳 。 岳 少时美容止,故称。 南朝 陈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 潘郎 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宋 史达祖 《夜行船》词:“白髮 潘郎 宽 沉 带,怕看山,忆他眉黛。”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一折:“ 河阳 城里鬭丰神,好映 潘郎 彩色新。” 宁太一 《秋兴四迭前韵》之二:“ 潘郎 老去情丝减,谁与重栽一县花?”后亦以代指貌美的情郎。 前蜀 韦庄 《江城子》词之一:“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 潘郎 。”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穠李夭桃,是旧日 潘郎 ,亲试春艷。”参见“ 潘安 ”。

讲闻

讲求听闻。《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 宋 王珪 《观文殿学士富弼可宣徽南院使判并州制》:“至若军政之惠威,兵家之攻守,皆尔讲闻之旧,予何训焉。” 宋 张舜民 《书节孝先生事实于先生诗编之后》诗:“讲闻先生亦已久,云为輒以书诸绅。”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不忝

不辱;不愧。《孔丛子·执节》:“不忝前人,不泯祖业,岂徒一家之赐哉?” 唐 黄滔 《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有徒三十人,皆肃肃可观,不忝师门。” 清 林昌彝 《亭槛词三章》之一:“高爵厚禄居不忝,腰悬金印称公侯。”

十才子

同时以文才著称的十人。(1) 唐 大历 间 卢纶 等十人。《新唐书·文艺传下·卢纶》:“ 纶 与 吉中孚 、 韩翃 、 钱起 、 司空曙 、 苗发 、 崔峒 、 耿湋 、 夏侯审 、 李端 皆能诗齐名,号 大历 十才子。”参见“ 大历十才子 ”。(2) 明 初 高启 等十人。《明史·文苑传一·王行》:“初, 高启 家北郭,与 行 比隣, 徐賁 、 高逊志 、 唐肃 、 宋克 、 余尧臣 、 张羽 、 吕敏 、 陈则 皆卜居相近,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3) 明 初 林鸿 等十人。《明史·文苑传二·林鸿》:“ 闽 中善诗者,称十才子, 鸿 为之冠。十才子者, 闽 郑定 , 侯官 王襃 、 唐泰 , 长乐 高棅 、 王恭 、 陈亮 , 永福 王偁 及 鸿 弟子 周玄 、 黄玄 ,时人目为二 玄 者也。”(4) 明 景泰 间 刘溥 等十人。《明史·文苑传二·刘溥》:“﹝ 刘溥 ﹞ 宣德 时以文学徵……其诗初学‘西崑’,后更奇纵,与 汤胤勣 、 苏平 、 苏正 、 沉愚 、 王淮 、 晏鐸 、 邹亮 、 蒋忠 、 王贞庆 号 景泰 十才子, 溥 为主盟。”参见“景泰十才子”。(5) 明 弘治 间 李梦阳 等十人。《明史·文苑传二·李梦阳》:“ 梦阳 才思雄鷙,卓然以復古自命……与 何景明 、 徐禎卿 、 边贡 、 朱应登 、 顾璘 、 陈沂 、 郑善夫 、 康海 、 王九思 等号十才子。”

真成

(1).真是;实是。 唐 李白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诗:“ 卫青 谩作大将军, 白起 真成一竪子。” 唐 张鷟 《游仙窟》:“真成物外奇稀物,实是人间断絶人。”

(2).真个;的确。 南朝 梁简文帝 《和人以妾换马》诗:“真成恨不已,愿得路傍儿。” 唐 韩愈 《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宋 陆游 《正月二十八日大雪过若耶溪至云门山中》诗:“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

秃翁

贬指年老而无官势的人。亦用以自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 ﹞召 韩御史大夫 载,怒曰:‘与 长孺 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秃老翁,言 婴 无官位扳援也。” 宋 陆游 《夏日杂题》诗之七:“憔悴衡门一秃翁,回头无事不成空。”

谢事

(1).辞职;免除俗事。 宋 苏辙 《赠致仕王景纯寺丞》诗:“ 潜山 隐君七十四,紺瞳緑髮方谢事。” 明 唐顺之 《书钱遇斋高尚卷》:“予自为编修罢归,是时,邑中士大夫谢事而居者十数人。”《红楼梦》第五五回:“ 探春 和 李紈 暂难谢事。”

(2).谓去世。 清 沉起凤 《谐铎·鬼妇持家》:“妇慨然曰:‘人一朝谢事,百凡都听诸后人。’”

妙墨

谓佳妙的书法。 宋 黄庭坚 《跋法帖》:“章草法甚妙,不知与 王中令 书先后,要皆为妙墨。” 宋 朱熹 《仙洲新亭》诗之二:“共説 新亭 好,真堪妙墨留。”

辍耕

中止耕作。《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 少时,尝与人佣耕,輟耕之垄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陈涉 輟耕於陇上, 石勒 倚啸於东门。”

犹可

(1).尚可;还可以。《孟子·万章下》:“腊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言犹可也,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啊,那张‘进局须知’,不看犹可,一看之后,我的兴奋的心脏,简直停止了跳动!”

(2).谓也可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画帘

有画饰的帘子。 唐 杜牧 《怀锺陵旧游》诗之三:“一声明月採莲女,四面朱楼卷画帘。” 宋 晏几道 《菩萨蛮》词之三:“红日又平西,画帘遮燕泥。” 廖仲恺 《临江仙·题柳亚子江楼秋思图》词:“万里 长江 排闥入,画帘高卷秋明,西风鱸膾耐人寻。”

寂寂

形容寂静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寂寂荒山

蒲鞭

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诗:“蒲鞭挂簷枝,示耻无扑抶。”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应许

答应,允许。 清 李渔 《意中缘·设计》:“你就要辞也辞不脱了,落得做个人情,应许了罢。” 庐隐 《两个小学生》:“还有他爹纵着他,说甚么请愿是法律应许的行为,不能干涉啦。” 冰心 《斯人独憔悴》:“看他们请愿的条件,哪一条是办得到的?就是都办得到,政府也决然不肯应许,恐怕启学生干政之渐。”

澹台

复姓。 春秋 鲁 有 澹台灭明 , 孔子 弟子。见《论语·雍也》。

室中

复姓。 汉 有 室中同 。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