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寿章殿院)

作者:曾寓轩 朝代:宋代

满江红(寿章殿院)原文

细数班行,阿谁是、调元手段。
君不见、当涂往岁,饥民流散。
天幸立庵来歇马,留心济粜无遗算。
未须臾、千里复安居,无愁叹。
公与相,天皆愿。
天施报,如符券。
看青州阴骘,富公公案。
已筑新堤旌异数,便膺虚席非常眷。
待明年、弧失再垂门,蒙宣劝。

诗词问答

问:满江红(寿章殿院)的作者是谁?答:曾寓轩
问:满江红(寿章殿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满江红(寿章殿院)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曾寓轩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寓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细数

仔细计数。 宋 王安石 《蔷薇》诗之三:“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金 元好问 《赠莺》诗:“恨不掌上看,毛羽得细数。”

详细数目。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其各区原额,见在逃亡老弱花名细数,容臣等造册奏缴。”

班行

(1).朝班的行列;朝官的位次。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雪后书怀》:“ 汉 家太史 宋公 孙,漫逐班行謁帝閽。” 明 文肇祉 《上林斋宿》诗:“自媿衰年通仕籍,强随鵷侣缀班行。”

(2).也泛指行辈、行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 扶 即 薛 谓近从兄弟班行,内外亲族絶多。” 元 邓玉宾 《端正好》套曲:“凤凰池上,依八卦摆班行。”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妙选女乐百人,各就班行,彼歌此舞,更退迭进。”

(3).指朝官。 唐 张籍 《送郑尚书出镇南海》诗:“远镇承新命,王程不假催;班行争路送,恩赐不时来。” 宋 秦观 《辞史官表》:“班行之内,学术过於臣者甚多。” 清 赵翼 《编校文端师集感赋》诗:“久推勋德冠班行,餘事仍看各擅场。”

(4).泛指官位或官阶。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张文定公》:“ 定公 三为宰相,门下廝役,往往皆得班行。”《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知 青涧城 种諤 招西人 朱令陵 ,最为 横山 得力酋长……乞除一班行,使夸示诸 羌 ,诱降 横山 之众。”

(5).指朝廷。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中贵悚惧曰:‘念某乍离班行,不知州府事体。’”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天下之人皆知 谦 以身佩安危,功在社稷,而 谦 亦自信其得効忠藎,扬眉吐气於班行。”

(6).同列,并列。 宋 范仲淹 《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特转一资》:“主兵武臣并都监巡捡寨主监押等,自来与诸处武臣班行,一例五年磨勘,既劳逸不均,又迁转无别。”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可与 萧 曹 比并, 伊 傅 齐肩, 周 召 班行。” 明 李贽 《藏书·儒臣传·柳宗元》:“ 柳宗元 文章识见议论,不与 唐 人班行者,《封建论》卓且絶矣。”

(7).指戏班、乐户。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三折:“勾栏中得悟,再不入班行,唐巾歪裹,板撒 云阳 ,腰繫编带,舞袖衫长。”

(8).指戏中行当。 元 赵明道 《斗鹌鹑·名姬》套曲:“乐府梨园,先贤老郎……﹝调笑令﹞省郎,是你旧班行。他诉真是咱断肠,不知音枉了和他讲。”

犹颁行。《汉书·诸侯王表序》:“﹝ 王莽 ﹞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三国志·魏志·钟毓传》:“ 正元 中, 毌丘俭 、 文钦 反, 毓 ( 钟毓 )持节至 扬 、 豫 州班行赦令,告諭士民。”《北史·常景传》:“太常 刘芳 与 景 等撰朝令,未及班行…… 芳 卒, 景 纂成其事。”

阿谁

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辞》:“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先主 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拨转顶门关棙子,阿谁不是大罗仙。” 尹爟 《九月上越王台》诗:“空教 陆贾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属阿谁!”

调元手

指执掌大政,治理国家的人。 宋 唐庚 《内前行》:“明日化为甘雨来,官家唤作调元手。” 元 柳贯 《河南北水后民往往告饥胡安常以工部主事为其省员外郎赋赠识别》诗:“外廷亦用调元手,化地何殊宰相功。”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当涂

见“ 当涂 ”。

亦作“ 当涂 ”。亦作“ 当途 ”。1.途中。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南有 宋 ,北有 衞 ,当涂有市丘,是吾粮涂絶也。” 宋 苏轼 《甘露寺》诗:“我欲访 甘露 ,当途无閒官。” 清 孙枝蔚 《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诗:“当涂谁下 陈蕃 榻,把卷如登 杜甫 堂。”

(2).挡路。《晋书·王濬传》:“夫猛兽当涂,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慄!”

(3).执政;掌权。《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 李善 注:“当涂,即当仕路也。” 清 刘献廷 《怀古》诗:“请语当途人,治乱实此始。”

(4).指居要职、掌大权的人。《韩非子·三守》:“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北史·刘仁之传》:“善候当涂,能为诡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义感当途,説动时主,怀全德以自达,裂山河以取贵,又其次也。”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三麻子》:“ 林赞虞 之去 汴 也,有人约各道赂当涂运动之。”

(5). 三国 魏 的代称。《晋书·慕容暐载记论》:“自当涂紊纪,典午握符,推亡之功,掩 岷 吴 而可録,御远之策,怀戎狄而犹漏。”《北齐书·王琳传》:“故典午将灭, 徐广 为 晋 家遗老;当涂已谢, 马孚 称 魏 室忠臣。” 林百举 《悲愤》诗:“代 汉 当涂夙讖妖,塚中枯骨竟天骄。”参见“ 当涂高 ”。

(6).古县名。 西汉 置,属 扬州 九江郡 。相传 夏禹 时为 涂山国 。《汉书·地理志上》:“ 当涂 ,侯国。”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禹 所娶 涂山 侯国也。有 禹虚 。”

往岁

往年

往岁多至。——清· 方苞《狱中杂记》

饥民

在饥荒中挨饿的人们

流散

流转失散

天幸

险遭灾祸而幸免的好运气

歇马

(1) 下马休息

离城还有五十余里,是个大镇,权歇马上店,打中水。——《警世通言》

(2) 停止工作

留心

小心;注意

留心别写错了

遗算

亦作“ 遗筭 ”。亦作“ 遗笇 ”。失算;失策。《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论》 裴松之 注引 晋 陆机 《辨亡论上》:“谋无遗算,举不失策。”一本作“ 遗諝 ”。《北齐书·幼主纪》:“﹝ 高纬 ﹞遂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唐 郭震 《论去四镇兵疏》:“伏愿省择,使无遗筭,以惠百姓也。” 唐 郑子春 《北岳庙碑》:“谋无遗笇,人不劳止。” 宋 田锡 《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虽举必成功,动无遗筭,然臣请陛下,或展郊禋之礼,或行封禪之仪。” 宋 朱熹 《列岫望西山最正殆无毫发遗恨滕王秋屏皆不及也因作此诗》之二:“妙处毫髮间,商略无遗筭。”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二:“这儿自然有一个心理上的遗算。大家以为敌人一定会要背城借一地出城迎战,但那知敌人是骇怕了的。”

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安居

安稳地生活;定居

愁叹

见“ 愁叹 ”。

亦作“ 愁嘆 ”。忧愁叹息。《楚辞·九章·抽思》:“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二:“ 饶子卿 隐 庐山 康王谷 ,无瓦屋,代以茅茨……或时雨湿致漏,则以油幄承梁,坐於其下,初不愁叹。”《西游补》第五回:“ 西施 、 丝丝 ,一齐愁嘆。” 叶圣陶 《饭》:“他们的父母整天愁叹。”

施报

(1).谓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汉 贾谊 《新书·礼》:“上少投之,则下以躯偿矣,弗敢谓报,愿长以为好。古之蓄其下者,其施报如此。”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古人如 陶靖节 之高,而以乞一顿食,至於冥报相貽…… 范文正公 是何等人,而以 晏公 一荐故,终身执门生之礼。葢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圣人之所不讳也。”

(2).实施报答。 明 李贽 《答刘方伯书》:“故或积德於冥冥,或施报於昭昭,其用心至繁至密,其为至賾至众。”

符券

符信;票券。 宋 岳珂 《愧郯录·金银牌》:“皇朝符券,皆枢密院主之。” 明 高启 《送刘省郎出佐边郡》诗:“符券前军重,衣冠上客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西录》:“出其通商符券数百张纳公袖中。”

青州

(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 海 岱 惟 青州 。” 孔 传:“东北据 海 ,西南距 岱 。”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薮》:“今 汉 有九州之藪…… 青州 曰 孟诸 ,不知在何处。” 唐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地连 尧 泰岳 ,山向 禹 青州 。”

(2).州、府名。 汉 置 青州 。 魏 及 晋 初因之。 南北朝 仍置州,治所屡迁,辖领不一。 隋 废。 唐 初复置州,后改 平卢军 节度使。 五代 及 宋 因之。 元 改 益都路 。 明 改为 青州府 , 清 因之。旧治在今 山东省 青州市 。参阅《嘉庆一统志·青州府》。

(3).见“ 青州从事 ”。

阴骘

原指上苍默默地使安定下民,转指阴德

公案

(1) 指官吏审理案件时用的桌子

令人排好公案,预备人犯来时在神前审讯。——沈从文《新与旧》

(2) 官府处理的案牍。后来指疑难案件,泛指有纠纷或离奇的事情

今来公案,见在户部,可以取索案验。——宋· 苏轼《辨黄庆基弹劾剳印子》

府尹也巴不得了结这段公案。——《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旌异

旌表;褒奖。《陈书·文学传·阮卓》:“ 阮卓 素不同逆,宜加旌异。” 唐 元结 《九疑图记》:“故图九峰,略载山谷,传於好事,以旌异之。”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仍乞寻访子孙,重加旌异。”《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 摩该 一部背 库库 而向朝廷,亦宜别作名号以旌异之。”

虚席

(1).空着座位等候。多表示礼贤。 唐 骆宾王 《上司刑太常伯启》:“加以分庭让士,虚席礼贤。”《旧唐书·韦陟传》:“如道义相知,靡隔贵贱,而布衣韦带之士,恒虚席倒屣以迎之,时人以此称重。” 明 高启 《次韵金文学送弟往海上》:“ 小陆 贤如 大陆 贤,乱离为客最堪怜。横金海上知虚席,打鼓津头看发船。”

(2).空座位。 北周 王褒 《和赵王隐士》:“鳬鵠均长短,鹏鷃共逍遥。清襟藴秀气,虚席满风飈。” 秦牧 《艺海拾贝·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不是有些地方,一本传闻遐迩的好书,在阅览室里成为‘挂书’,在供不应求的情形下,挂在墙上,暂不借出,让人们挨次在那里翻阅,‘挂书’底下永远座无虚席么?” 徐迟 《牡丹》三:“开庭之日,座无虚席。”

非常

(1) 不同寻常的

非常会议

非常行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突然,意外的事变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年复攻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李广苏建传》

宣劝

(1).敦促劝勉。《宋书·孝武帝纪》:“百姓乏粮种,随宜贷给。吏宣劝有章者,详加褒进。”

(2).指皇帝赐酒劝饮。 宋 苏轼 《次韵王仲至喜雪御宴》:“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 江 南酒可赊。宣劝不多心自醉,强扶衰白拜君嘉。” 宋 范成大 《寓直玉堂拜赐御酒》诗:“惭愧君恩来甲夜,殿头宣劝紫金杯。”《宋史·礼志十五》:“若宣劝,即立席后,躬,饮讫,讚再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