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意

作者:刁衎 朝代:宋代

代意原文

蕙时芳夕九回肠,敛袂东窗待晓光。
秦岭树高迷陇塞,楚天云淡隔潇湘。
病余公干情多咏,秋晚安仁鬓足霜。
休道鲛人落珠泪,微波还擬託陈王。

诗词问答

问:代意的作者是谁?答:刁衎
问:代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刁衎的名句有哪些?答:刁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时芳

指应季节而开放的花卉。 唐 沉佺期 《览镜》诗:“时芳固相夺,俗态岂恒坚。” 唐 韦应物 《叹杨花》诗:“人意有悲欢,时芳独如故。”

九回肠

(1).回,也写“廻”。愁肠反复翻转。比喻忧思郁结难解。语出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廻肠。” 唐 刘禹锡 《望赋》:“秋之景兮悬清光,偏结愤兮九回肠。” 宋 苏轼 《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二:“红手素丝千字锦,古人新曲九廻肠。”

(2).回,也写“廻”。曲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更有以十数曲串为一曲,而标以总名如《六犯清音》《七贤过关》《九廻肠》《十二峰》之类,更觉浑雅。”

敛袂

整理衣袖。表示敬服

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史记·货殖列传》

晓光

清晨的日光。 南朝 梁简文帝 《侍游新亭应令》诗:“晓光浮野映,朝烟承日迴。” 唐 杜荀鹤 《秋日寄吟友》诗:“蝉树生寒色,渔潭落晓光。”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晓光渐渐显露了。”

秦岭

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到河南西部的山脉。山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太白山3767米。秦岭有阻挡冬季风南下的作用,是中国自然地理的重要界线

陇塞

古时 陕西 、 甘肃 一带为边塞地区,故称。 唐 卢纶 《太白西峰偶宿即事寄呈凤翔齐员外张侍御》诗:“白云消散尽, 陇 塞儼然秋。”

楚天

古代楚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位居南方,所以泛指南方天空为楚天

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 * 《水调歌头·游泳》

潇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公干

(1) 公事,公务

请问二位:奉的甚么公差?去做甚么公干?——李渔《奈何天·筹饷》

去北京有何公干?

(2) 办理公事

听说他来香港公干

(3) 公正干练

秋晚

(1).深秋。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诗:“ 上阳 秋晚萧萧雨, 洛水 寒来夜夜声。” 宋 蔡襄 《慈竹赋》:“借如秋晚霜重兮,万木零零而僵悴。 陇 榆尽兮塞月高,堤枫丹兮 楚 江紫。”

(2).秋日傍晚。 唐 鲍溶 《晚山蝉》诗:“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安仁

安心于实行仁道。《论语·里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后汉书·张衡传》:“吾子性德体道,篤信安仁。”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惟安仁乐道,无所陈请,此为高也。”

鲛人

(1).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杨慎 《升庵诗话·子书传记语似诗者》引《韩诗外传》:“ 荆山 不贵玉,鮫人不贵珠。”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唐 杜甫 《雨》诗之四:“神女花鈿落,鮫人织杼悲。” 端木蕻良 《女神》:“海的女神带着鲛人和蜃女,在绿色的云片里嬉戏。”

(2).捕鱼者,渔夫。 唐 杜甫 《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饔人受鱼鮫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 仇兆鳌 注:“鮫人,捕鱼者。”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龙涎,﹞鮫人採之,以为至宝。”

珠泪

指像珠子一样的泪滴

珠泪纵横

微波

(1) 细小的波纹

(2) 指波长从一毫米到一米的电磁波

微波通讯

陈王

指 三国 魏 曹植 。 唐 夏侯审 《咏被中绣鞋》:“ 陈王 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唐 韩偓 《密意》诗:“经过 洛水 几多人,唯有 陈王 见罗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