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含经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新正含经堂原文

例踰节事始来过,率以灯筵庆赏多。

岂似芸编资古汲,已看梅蕊受春和。

诸家执臆说诚夥,一室操戈理则那。

删驳折中信非易,吾方勉此敢延俄。

诗词问答

问:新正含经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新正含经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新正含经堂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八

2. 近命词臣校勘四库全书每取原书披阅或缮写进呈见其中有义解舛杂纪载失实辄为题识辩论书之卷端亦有举其讹舛处谕诸臣随时订正者

参考注释

节事

谓行事有节制,使合乎准则。《国语·越语下》:“ 越王 句践 即位三年而欲伐 吴 , 范蠡 进諫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韦昭 注:“节,制也。”《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越王 谓 范蠡 曰:‘以不听子故至於此,为之柰何?’ 蠡 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 司马贞 索隐:“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

庆赏

(1).赏赐。《周礼·地官·族师》:“刑罚庆赏,相及相共。”《韩非子·难势》:“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 尧 舜 户説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淮南子·时则训》:“布德施惠,行庆赏,省徭役。”《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帝方自揽威权,而 质 以少主遇之,政刑庆赏,一不咨稟。”

(2).指节日的欢庆玩赏。《水浒传》第三三回:“且説这 清风寨 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準备庆赏元宵。”《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官家庆赏元宵,我们左右内外,共有二十班。”《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中秋节近,接着忙了几天节事。到了十五晚上,老夫妻正喜多了两个媳妇庆赏团圆,偏儿子又不在膝下。”

芸编

指书籍。芸,香草,置书页内可以辟蠹,故称。 宋 陆游 《夏日杂题》诗之五:“ 天随 手不去朱黄,辟蠹芸编细细香。” 明 高明 《琵琶记·副末开场》:“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 清 王时翔 《天香》词:“天上芸编催校,待重来,御炉烟绕。”

梅蕊

梅花蓓蕾。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腊雪初消梅蕊绽。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宋 朱熹 《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忽闻梅蕊腊前破, 楚 客不爱兰佩昏。” 宋 韩淲 《贺新郎·十三日小园梅枝微红点缀便觉可句》词:“梅蕊依稀矣。岁华深、翛然但把,杖蔾閒倚。”

春和

春日和暖。《汉书·文帝纪》:“方春和时,草木羣生之物皆有以自乐。” 晋 傅玄 《众星》诗:“冬寒地为裂,春和草木荣。”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就禄》:“天寒地冷,未可离乡背井,且待春和款款行。”

诸家

(1).各个人家。《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初,诸家子弟恐惧,皆亡逃自匿,曰‘ 伯升 杀我’。”

(2).各个学派,亦指研究某一方面学问的各个专家。《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 唐 贾公彦 疏:“ 司农 据此经,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与《鲁颂》、《论语》合,亦是破诸家之意。” 朱东润 《杜甫叙论》第四章:“这首诗诸家认为是 乾元 二年(七五八)春后作的。”

(3).别的人家。 唐 刘禹锡 《浑侍中宅牡丹》诗:“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唐 白居易 《樱桃花下有感而作》诗:“风光饶此树,歌舞胜诸家。”

臆说

(1).只凭个人想象的说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何故信凡人之臆説,迷大圣之妙旨。”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用舍由乎臆説,威福行乎笔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伦所同疾也。”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詔有司,凡私意臆説尽黜之。”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余不喜駮证古人,好逞臆説。” 郁达夫 《临平登山记》:“这是从风景上来说的话,与什么 临平 湖塞则天下治,湖开则天下乱等倒果为因的妄揣臆说,却不一样。”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一章第二节:“这样就让曲解古书的人们能利用这一材料来助成臆说。”

(2).主观地毫无根据地叙说。 南朝 宋 裴駰 《<史记集解>序》:“未详则闕,弗敢臆説。” 唐 孙樵 《与友人论文书》:“其所闻者,如前所述,岂 樵 所能臆説乎?”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蜀本》:“既不知所出,未敢臆説。” 明 徐渭 《又奉师季先生书》:“而事迹已亡,典故无考,彼为臆説,而我亦未尝身经者,则姑闕其疑耳。”

操戈

(1).执戈。拿起武器。《列子·周穆王》:“操戈逐儒生。” 唐 符载 《愁赋》:“ 伏波 据鞍而骨惊, 定远 操戈而涕激。” 明 张居正 《乞恩守制疏》:“皇上如不以臣为不肖,外则操戈执鋭,宣力於疆埸,内则荷橐持筹,预议於帷幄。”

(2).引申为交战。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上引 清 徐兰 《赤陵姐琵琶歌》:“间起侵陵缘互市,终修和好悔操戈。”

(3).喻相互攻击。 明 尹耕 《秋兴》诗:“推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左氏》后出,博士嚣然, 向 歆 以父子相难, 何 郑 则弟子操戈,门户逈分,渺难合併。” 高燮 《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乃以空论相操戈,儒林道学遂分科。”

理则

(1).即逻辑。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作文为证》:“然则逻辑究为何物?当译以何名而后妥……吾以为当译之为‘理则’者也。”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作文为证》:“学者之对于理则之学,则大都如 陶渊明 之读书,不求甚解而已。”

(2).原理法则。 郭沫若 《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尽管是怎样的个人主义者,一个人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社会而生存,故论到国家社会的理则时,便很容易流露其个人主义的本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庄子 认为……﹝道体﹞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则,连神、鬼都是从它生出来的。”

折中

(1) 取正;调节,使之适中,现多指协调不同意见,使各方都能接受

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赞》

决狱折中,不杀无辜,不诬无罪。——《管子·小匡》

(2) 又作“折衷”

折中方案

延俄

耽搁片时。 明 叶宪祖 《丹桂钿盒》第二折:“脚步且延俄,难凭我, 温郎 玉镜事如何。”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烈殉》:“一对裙釵,值得些儿个。谁家燕子楼,爱延俄?谁抱箜篌止渡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