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原文

青溪元是歙东乡,吾祖于时肯宝黄。
避地江南结庐处,同时邻舍有严光。

诗词问答

问: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方回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书法欣赏

方回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青溪

亦作“ 青谿 ”。 1.碧绿的溪水。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 唐 卢鸿一 《嵩山十志·樾馆》诗:“紫巖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蔦兮千古色。”

(2).古县名。今 浙江省 淳安县 。 北宋 方腊 起义于此。起义失败后,县名改为 淳安 。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八:“ 孙覿 《韩世忠墓誌铭》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腊 起 青溪 ,不旬朝,众万数,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国 吴 在 建业城 东南所凿 东渠 。发源于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锺山 西南,流经 南京 市区入 秦淮河 ,曲折达十余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废,今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亦犹 蒋侯 三妺, 青谿 之轨跡可寻;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澜未歇。” 宋 周必大 《记金陵登览》:“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颇堙废。”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华, 王 谢 乌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内。以源出 青山 ,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 沮水 南逕 临沮县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县西 青山 ,山之东有 滥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为名。”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五岳栖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贞遁,寂寞沧海之滨。”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当阳市 。

东乡

见“ 东嚮 ”。

复姓。 汉 有 并州 护军 东乡子琴 。见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下。

吾祖

(1).我的祖先。《左传·昭公十七年》:“﹝ 昭子 问﹞曰:‘ 少皥氏 ,鸟名官,何故也?’ 郯子 曰:‘吾祖也,我知之。’”

(2).我的祖父。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3). 宋 时 西夏 主 元昊 自号。《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 元昊 ﹞既袭封……自号 嵬名吾祖 。”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宝元 初, 元昊 创立文法,故名 吾祖 。慢书始闻,朝廷为之忿然。”

于时

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当时

于时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避地

亦作“ 避墬 ”。1.谓迁地以避灾祸。《汉书·叙传上》:“ 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楼烦 ,致马牛羊数千羣。”《汉书·叙传上》:“﹝ 班彪 ﹞知 隗嚣 终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后汉书·东夷传·濊》:“ 汉 初大乱, 燕 、 齐 、 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初,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 ,依 刘表 。”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东海集序》:“自丧乱后,友人挈家避地。”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尝避地至吾郡,交几社诸人。”

(2).犹言避世隐居。《后汉书·郅恽传》:“﹝ 郅惲 ﹞后坐事左转 芒 长,又免归,避地教授,著书八篇。” 李贤 注:“避地,谓隐遁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香在下,水陆寧晏,足为避地之乡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师游越》诗:“此行非避地,乘兴独相求。”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结庐

建筑房舍

结庐在人境。——陶潜《饮酒》

同时

(1) 同时代;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2) 并且

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邻舍

〈方〉∶家住隔壁的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