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

作者:释慧远 朝代:宋代

颂古原文

静鞭声裹驾头来,紧握双拳打不开。
打得开,云压香尘何处是,静鞭声裹驾头来。

诗词问答

问:颂古的作者是谁?答:释慧远
问:颂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慧远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慧远名句大全

释慧远颂古书法欣赏

释慧远颂古书法作品欣赏
颂古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静鞭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挥鞭发出响声,使人肃静

驾头

(1). 宋 代帝王出行时仪仗之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正衙法座,香木为之,加金饰,四足堕角,其前小偃,织藤冒之,每车驾出幸,则使老内臣马上抱之,曰驾头。”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驾头,旧以一老宦者抱绣裹兀子于马上, 高庙 时犹然,今乃代以閤门官,不知自何年始也。”

(2).见“ 驾头杂剧 ”。

紧握

紧紧地拿在手里

紧握手中枪

拳打

用拳猛击或好像拳打的动作

一拳打在嘴巴上

香尘

(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 沉佺期 《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宋 柳永 《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明 唐寅 《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

(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鞭声

(1).抽鞭的声音,指古代官员出行,衙役等执鞭驱令行人回避,以示官威。 宋 黄庭坚 《贾天锡惠宝熏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雉尾映鞭声,金鑪拂太清。”

(2).策马扬鞭时的响声。亦借指征战。 宋 陆游 《出朝天门由小西门归》诗:“澹日向人供帽影,微风傍马助鞭声。” 宋 陆游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诗:“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何时夜出 五原 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