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岁行(庚申年秋自豫章赴会稽)

作者:张守 朝代:宋代

原文

早禾饱熟收山场,晚禾硕茂青吐芒。

五风十雨作丰岁,一饱何以酬苍苍。

牛遭疠疫大半死,挽犁岂誇人力强。

妻儿翁媪共耕凿,勤劳有此一稔偿。

人言谷贱三农伤,我喜不乏三军粮。

边骑长驱自送死,卒致一怒烦君王。

将军输忠士贾勇,献俘献捷来相望。

忍令战士有饥色,努力收敛输太仓。

勿言无以饱妻子,须知饿死胜兵死。

诗词问答

问:《丰岁行(庚申年秋自豫章赴会稽)》的作者是谁?答:张守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守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守名句大全

注释

1. 庚申年秋自豫章赴会稽

参考注释

收山

粤 方言。犹言洗手不干。 黄谷柳 《虾球传·黄埔登陆》:“近年因为风湿骨痛,走动不便,已收山不出。”

晚禾

晚稻。 唐 刘长卿 《登古长城歌》:“白杨萧萧悲故柯,黄雀啾啾争晚禾。” 唐 刘禹锡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诗:“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硕茂

大而茂盛。《汉书·叙传下》:“侯王之祉,祚及宗子,公族蕃滋,支叶硕茂。”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斯岂非信重亲戚,任用贤能,枝叶硕茂,本根赖之与?”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视 驼 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

五风十雨

语出 汉 王充 《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谓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后用以形容风调雨顺。 宋 杨炎正 《水调歌头·呈辛隆兴》词:“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 元 萨都剌 《云山图》诗:“清平海宇无风烟,五风十雨歌丰年。” 明 高启 《南州野人为吴邑曾令赋》:“五风十雨和气应,勿遣寸土生蒿芜。”

丰岁

犹丰年。《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 唐 张九龄 《和崔尚书<喜雨>》:“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元史·礼乐志三》:“丰岁穰穰,延洪有引。”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苍苍

(1) 灰白色的

两鬓苍苍十指黑

(2) 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

天苍苍,地茫茫

(3) 茂盛,众多的样子

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疠疫

瘟疫。《左传·昭公元年》:“山川之神,则水旱癘疫之灾,於是乎禜之。” 孔颖达 疏:“癘疫谓害气流行,岁多疾病。” 唐 韩愈 《为宰相贺雪表》:“实丰穰之嘉瑞,销癘疫於新年。”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时夏令初届, 淮 泗 间癘疫流行,多朝发夕死者。”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七六:“又例如乡下土老儿饮了沟里的污水,发生疠疫,他们又相信牧师们的说教,说这是天灾,用来惩罚他们的罪恶的!”

大半

(1) 很可能

他大半不来了

(2) ,大概

人力

(1) 可动用的劳动力;可动员的人员

人力资源

(2) 人的劳力;人的力量

爱惜人力物力

妻儿

(1).妻和儿女。《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 唐 白居易 《偶作寄朗之》诗:“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急忙心生一计,分咐妻儿取些汤水,把两个人都遣开了。”

(2).指妻。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三出:“它是你妻儿怎抛弃?”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八出:“自今一家要和气,改日与你娶房妻儿。”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四折:“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

翁媪

老翁与老妇的并称。亦指年老的父母。《梁书·武帝纪上》:“遂使阉尹有翁媪之称, 高安 有法 尧 之旨。” 宋 陆游 《道上见村民聚饮》诗:“家家了租税,春酒寿翁媪。”《人民文学》1976年第9期:“阴险狡猾的 白骨精 ,先是变成天真的少女,后又扮做可怜的翁媪。”

耕凿

(1).耕田凿井。语出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后常用“耕凿”形容人民辛勤劳动,生活安定。 唐太宗 《临层台赋》:“肆黎元於耕凿,一文轨於车书。” 清 查慎行 《恩赐新刻御制诗集》诗:“耕凿万方民击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清 梁章鉅 《归田锁记·致刘次白抚部书》:“俾滨海臣庶,均各安耕凿於 尧 天 舜 日之中。”

(2).泛指耕种,务农。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某执鞭贱品,耕凿庸流,沉影南亩之间,滞迹东皋之上。” 唐 吴筠 《高士咏·庞德公》:“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 清 赵翼 《山行杂诗》之七:“洵美此家居,足以老耕凿。”

勤劳

(1) 扰劳;辛劳

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隋书》

(2) 引申为努力劳动,不怕辛苦

人之勤劳。——清· 黄宗羲《原君》

千万倍之勤劳。

勤劳致富

(3) 疲劳

奔走可击;勤劳可击。——《吴子·料敌》

(4) 功劳

多建勤劳

未有勤劳

一稔

农作物成熟一次,引申为一年。 晋 挚虞 《思游赋》:“羡一稔而三春兮,尚含英以容豫。”《旧五代史·周书·王朴传》:“一稔之后,可以平边。”

人言

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三农

(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

(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不乏

不缺少;很多

不乏其人

不乏先例

军粮

军用食物

骑长

骑兵长官之一。《汉书·靳歙传》:“所将卒斩车司马、候各四人,骑长十二人。”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骑之长。”

送死

(1) 自寻死路

何必白白去送死

(2) 指父母丧葬之事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史记·货殖列传序》

致一

(1).犹一致。《易·繫辞下》:“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清 谭嗣同 《仁学·界说》:“平等者,致一之谓也。一则通无,通则仁矣。”

(2).专一。 宋 戴埴 《鼠璞·程苏争致斋》:“斋之禁荤,见於法令,乃禁五辛,虑耗散人之气,间其精诚,与禁饮酒、听乐、嗜慾,悲哀一同,欲其致一之妙通於神明耳。” 明 唐顺之 《赠宜兴令冯少虚序》:“静则可以致一而极其精爽之思。”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忠士

忠义之士。《孔子家语·贤君》:“佞臣諂諛,窥导其心;忠士折口,逃罪不言。” 汉 刘向 《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贾勇

语本《左传·成公二年》:“ 齐 高固 入 晋 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繫桑本焉。以徇 齐 垒,曰:‘欲勇者,贾余餘勇。’” 杜预 注:“贾,卖也。言己勇有餘,欲卖之。”后以“贾勇”为鼓足勇气的意思。 南朝 宋 何承天 《鼓吹铙歌·雍离》:“归德戒后夫,贾勇尚先鸣。” 宋 苏轼 《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边臣贾勇,争欲立功。”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冒险越陂陁,贾勇一而再。”

俘献

作为俘虏而被进献。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有司候 昶 至闕,令衔璧俘献于太庙一切罢之。”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战士

(1) 士兵

新入伍的战士

战士还者。——《资治通鉴》

(2) 又

江夏战士

(3) 泛指从事某种正义事业的人

白衣战士

饥色

飢饿的面色。《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举头忽见一人,行步獐狂,精神愰惚,面带飢色,腰剑而行。”

飢饿的面色。饥,通“ 飢 ”。《晏子春秋·谏上十四》:“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 宋 秦观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道山虽云佳,久寓有饥色。”

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收敛

(1) 减轻放纵的程度

碰了钉子以后,他收敛些了

(2) 会聚于一点;向某一值靠近

收敛级数

(3) 减弱或消失

笑容从他脸上收敛

(4) 使有机体组织收缩、减少腺体分泌

收敛剂

(5) 征收租税

收敛租谷

(6) 聚拢;收集

收敛关市之利以实官府

太仓

(1).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清史稿·食货志一》:“天府太仓之蓄,一旦荡然。”

(2).胃的别名。本以太仓喻胃,后径称胃为太仓。《灵枢经·胀论》:“胃者,太仓也。”《黄庭内景经·脾长》:“脾长一尺掩太仓。” 梁丘子 注:“太仓,胃也。”

无以

即“无已”,不停止,不得已

无已人,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妻子

(1) 男子的正式配偶

(2) 妻子和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却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须知

必须知道

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兵死

死于兵刃。《淮南子·说林训》:“战兵死之鬼,憎神巫。” 高诱 注:“兵死之鬼,善行病人,巫能祝劾杀之。”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十二·说林》:“战字后人所加。古人所谓兵者,多指五兵而言。兵死,谓死於兵也。《曲礼》曰:死寇曰兵。《释名》曰:战死曰兵,言死为兵所伤也。《周官·冢人》曰:凡死於兵者,不入兆域。皆是也。”《北齐书·方伎传·皇甫玉》:“ 玉 每照镜,自言当兵死。及被召,谓其妻曰:‘我今去不迴,若得过日午时,或当得活。’既至正中,遂斩之。” 宋 梅尧臣 《鬼火后赋》:“且闻兵死之血久而化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