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董役海进有作

作者:谢景初 朝代:宋代

余姚董役海进有作原文

五行交相陵,海水不润下。
处处坏进防,白浪大於马。
顾予为其长,恐惧敢暂舍。
董众完筑塞,跋履率旷野。
使人安於生,兹不羞民社。
调和阴与阳,自有任责者。

诗词问答

问:余姚董役海进有作的作者是谁?答:谢景初
问:余姚董役海进有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谢景初的名句有哪些?答:谢景初名句大全

谢景初余姚董役海进有作书法欣赏

谢景初余姚董役海进有作书法作品欣赏
余姚董役海进有作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五行

(1) 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2) 见“五常”

交相

互相。《诗·小雅·角弓》:“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孔颖达 疏:“其不善之人於兄弟则无恩义,唯交更相詬病而已。”《南史·儒林传·司马筠》:“经传互文,交相显发,则知慈加之义,通乎大夫以上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位置》:“凡作牕櫺门扇,皆同其宽窄而异其体裁,以便交相更替。”

海水

(1) 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

海水浴

(2) 海洋中的水

(3) 海

海水不可斗量

润下

谓水性就下以滋润万物。《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孔 传:“言其自然之常性。” 宋 王禹偁 《盐池十八韵》:“润下终资国,灵长任酌蠡。”

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白浪

雪白的波涛。 唐 李白 《司马将军歌》:“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宋 陆游 《夜宿阳山矶》诗:“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

恐惧

畏惧,害怕

大水漫漫,心甚恐惧

跋履

谓旅途辛劳奔波。 宋 苏轼 《答程彝仲书》之一:“承以科詔入都,跋履之餘,起居佳否?”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卢知猷》:“然由间关跋履,从 昭宗 播迁,自 华 幸 洛 ……其得没於牖下,亦云幸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跋履终夜,惫极矣!”参见“ 跋履山川 ”。

旷野

空旷辽阔的原野

使人

佣人,奴仆。《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明日, 魏博 搜捕金盒,一军忧疑。这里却教了使人送还他去, 田承嗣 一见惊慌,知是剑侠,恐怕取他首级,把邪谋都息了。” 萧红 《生死场》三:“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门前,地主们就连一块铜板也从不舍弃在贫农们的身上。”

奉命出使的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赵孟 曰:‘牀笫之言不踰阀,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沙糖中国本无之。 唐太宗 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明史·太祖纪》:“六月戊寅, 察罕 以书来报,留我使人不遣。”

不羞

不以为羞惭;不害羞。《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彼自负其材,受辱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 汉 名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桂娘 啐了一啐道:‘亏你不羞!’”

民社

(1).民间祭祀土神。《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 郑玄 注:“社,后土也。使民祀焉。”

(2).指人民和社稷。 宋 苏轼 《贺时宰启》:“民社非轻,犹承宣而惴惴。天渊靡外,亦戾跃以欣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蕞尔一邑,何能养如许騶从?履任,则一方涂炭矣!不可使殃民社,可即旋归,勿前矣。”

(3).引申指民间。《封神演义》第九八回:“ 紂王 聚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 桀 时……今日还归民社去,从来天意岂容私。”

(4).指州、县等地方。亦借指地方长官。 宋 张孝祥 《后土东岳文》:“下臣蟣虱,天子使守民社。服事之始,敢敬有謁。”《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二弟年富力强,方司民社,宜资庄产,以终廉节。” 清 钱谦益 《浙江台州府黄岩县知县周玄昭受文林郎制》:“具官某起自贤书,遂膺民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社!”

(5).古代民间自行结集的团体。《宋史·高宗纪五》:“辛酉,詔 淮南 、 襄阳府 等路团结民社。”

(6). 民国 初年拥护 黎元洪 的政治组织。

调和

(1) 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折中;妥协

(4) 混和;搀和

(5) 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调味品

任责

(1).责任,指分内应做的事。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又有号令之不一,任责之不明,当亦速变者也。”《元典章·台纲·稽迟罚俸不须问审》:“诸衙门正官、首领官吏,各有任责。”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古人一饭之德尚且不忘,况我和你腰金衣紫,駟马高车,而受任责如此。”

(2).负责。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自有各路监司任责指挥,人情少安,方敢向前措置。”《宋史·理宗纪四》:“﹝ 开庆 元年十月﹞丙戍,以 赵葵 为沿 江 江 东宣抚使置司 建康 ,任责捍御。癸巳, 向士璧 权兵部侍郎、 湖南 安抚使兼知 潭州 ,任责 广西 边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