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夏六月恭进皇太后字扇一柄谨成五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玉漏林间度,迟迟日正长。

问安承色笑,抚景硕清凉。

冰簟堪驱暑,薰风恐拂裳。

寸忱托轻箑,长此效黄香。

诗词问答

问:《己未夏六月恭进皇太后字扇一柄谨成五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

参考注释

玉漏

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 唐 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宋 杨万里 《病中夜坐》诗:“玉漏听来更二点,烛花剪了晕重开。” 清 厉鹗 《拆桂令·题殿画乞巧图》散曲:“听玉漏迟迟五更,拜银湾脉脉双星。” 龚骞 《无题》诗:“玉漏有声沉画角,金釵无计叩重门。”

迟迟

(1) 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2) 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正长

(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时,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穀梁传·僖公十九年》:“上无正长之治,大臣背叛,反为寇盗。”《周书·苏绰传》:“非直州郡之官,宜须善人,爰至党族閭里正长之职,皆当审择。” 宋 曾巩 《正长各举属官诰》:“然存於《书》,二帝所命者 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长也,至於属官则未有二帝尝命之者。”

(2).古代指塾师。《逸周书·大聚》:“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卹死,立大葬以正同。” 朱右曾 校释:“正长,若书传所言,卿大夫致仕而归,居门侧之塾,以教子弟是也。”

问安

向尊长询问安好

色笑

指和颜悦色的态度。语本《诗·鲁颂·泮水》:“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郑玄 笺:“和颜色而笑语,非有所怒,於是有所教化也。”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堂陛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閒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

抚景

对景;览景。 元 陈旅 《题米元暉溧阳溪山图》诗:“抚景正若此,别离嗟愿违。” 明 文徵明 《过孙文贵不在对庭中新竹》诗:“未妨酬对寡,抚景自徘徊。”《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抚景伤心,托物喻意。”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冰簟

凉席。 唐 李商隐 《可叹》诗:“冰簟且眠金鏤枕,琼筵不醉玉交杯。”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一阵阵悲风凄惋,冰簟与冰肌并彻。堪怜的楚楚冰心,玉骨与玉枕俱寒。怕听的沉沉玉漏。” 清 方文 《寄怀汤季云》诗:“疎帘静捲三山雨,冰簟香分四梦餘。”

驱暑

驱除暑气。 清 吴鼒 《一萼红·伤池荷》词:“叹西风,竟不曾驱暑,专送水边红。”《光明日报》1992.7.26:“炎夏笔耕,日得数十条,虽挥汗如雨,而儿女侍立,以扇驱暑,情事如画,可发一笑。”《南京日报》1992.8.15:“首场秋雨下得好,驱暑解旱两相宜。”

薰风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鏗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寸忱

微薄的心意。 明 汤显祖 《上马映台先生》:“寸忱未将,弟子何为。”

黄香

(1).人名。 东汉 江夏 安陆 人。字 文彊 。少时博学能文,时称“天下无双, 江夏 黄童 。”初任郎中,曾被诏入 东观 ,读官藏典籍。官至尚书令。参阅《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后亦借指史官。 唐 杜牧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诗:“网今开 傅燮 ,书旧识 黄香 。”原注:“曾在史馆四年。《后汉书·黄香传》:初除郎中, 肃宗 詔 香 诣 东观 读所未尝见书。”

(2).荔枝的一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黄香色黄,白蜜色白,江家緑色緑,双髻生皆并蒂,七夕红必以七夕方熟;此皆市上所不恒有者也。”

(3).见“ 黄香梅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