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證明观

作者:释子明 朝代:宋代

登證明观原文

欲凭双虎说家风,透顶清泉到处通。

已觉心源无望碍,何须更上證明峰。

诗词问答

问:登證明观的作者是谁?答:释子明
问:登證明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登證明观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一部

2. 《宋诗纪事补遗》卷九六引《灵岩集》

参考注释

说家

注家或评论家。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家以为譬喻增饰,使事失正是,诚而不存。”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序》:“踰三四年遂成卷,曰《渌水亭杂识》,以备説家之瀏览云尔。”

透顶

(1) 十分,极度(多含贬义)

反动透顶

(2) 非常,极端(多含贬义)

糊涂透顶

清泉

清冽的泉水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心源

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唐 元稹 《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疎懒味偏长。”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浑沦与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贞统於《乾》《坤》之妙。”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纯莹智照直证心源,不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发挥光大。”

无望

(1) 希望已破灭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家无望。——《红楼梦》

无望的结果

(2) 没有声望

(3) 没有边际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