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二

作者:王冕 朝代:元代

原文

济州城南寒雪飞,济州城北冻成围。
客情自古不称意,世事于今转觉非。
白马少年频唤酒,黑纱老妇泣无衣。
逢邮不寄江南信,却上高楼望雁归。

诗词问答

问:《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王冕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冕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冕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王冕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二书法作品欣赏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州城

旧时州署所在城邑。 宋 王偁 《东都事略·太宗纪》:“乃者,盗兴畎亩,连陷州城。”《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现小女竟送到尊舟,如今若等尊舟到州城,水路难行,定不能勾。”《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古怪再古怪不过我们州城里的这位新城隍爷咧!”

寒雪

(1).天冷下雪。《晋书·陶侃传》:“ 夔 妻有疾,将迎医於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南齐书·张冲传》:“ 永 征 彭城 ,遇寒雪,军人足脛冻断者十七八。”

(2).寒冷的雪。 宋 许顗 《彦周诗话》:“﹝ 李少云 ﹞病中作《梅花》诗云:‘素艷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一干一枝拥着寒雪,只觉得凄冷。”

客情

客旅的情怀。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賔御皆涕零。” 唐 姚揆 《颍州客舍》诗:“乡梦有时生枕上,客情终日在眉头。” 元 戴良 《宿高密》诗:“高情既牢落,世议復纷惑。”《随园诗话》卷六引 清 汪汝弼 《送春》诗:“子规啼急客情牵,婪尾花中罢綺筵。”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不称

(1).不相称;不相副。《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郑玄 笺:“不称者,言德薄而服尊。”《史记·文帝本纪》:“﹝ 孝文皇帝 ﹞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 孝文皇帝 庙为昭德之舞。” 晋 陆机 《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怕小生才能浅薄,不称将军任使,岂敢推辞。”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二:“十载画 瀟湘 ,不称 瀟湘 月。”

(2).不胜任;不称职。《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括 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汉书·宣帝纪》:“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称,四方黎民将何仰哉!”《金史·章宗纪四》:“近制以镇静而知大体为称职,苛细而闇於大体为不称。”

(1).不显扬。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歷选列辟,以迄於 秦 ……纷纶威蕤,湮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盖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

(2).不称道。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今足下不称 楚王 之德厚,而盛推 云梦 以为高……窃为足下不取也。”

(3).不名;不叫做。《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觉非

感觉到不是。多有悔悟意。亦慨叹人事遭遇。语出 晋 陶潜 《归去来辞》“觉今是而昨非”。 唐 刘商 《春日卧病》诗:“今日方知命,前身自觉非。不能忧岁计,无限故山薇。” 宋 苏轼 《华阴寄子由》诗:“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

白马

(1).白色的马。《左传·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白马饰金羈,连翩西北驰。” 明 高濂 《玉簪记·闹会》:“分经来白马,洗鉢起黄龙。” 方然 《白色花·报信者》:“我底白马哟!大风来了,别让细砂与你长长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

(2).古代用白马为盟誓或祭祀的牺牲。《史记·吕太后本纪》:“ 高帝 刑白马盟曰:‘非 刘氏 而王,天下共击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禹 乃东巡,登 衡岳 ,血白马以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騂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3).古代以乘白马表示有凶事。 唐 陈子昂 《祭孙府君文》:“白马故人,青鸟送往。”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一:“白马 华山君 ,相逢 平原里 。”参见“ 白马素车 ”。

(4).见“ 白马氐 ”。

(5).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县 北。《战国策·赵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举 巴蜀 ,併 汉中 ,东收两 周 而西迁九鼎,守 白马 之津。”《韩非子·初见秦》:“决 白马 之口以沃 魏氏 ,是一举而 三晋 亡,从者败也。”

(6).古县名。 春秋 卫国 曹 (一作“漕”) 邑 。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县 东。《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二月, 绍 ( 袁绍 )遣 郭图 、 淳于琼 、 颜良 攻 东郡 太守 刘延 于 白马 。”

(7).古驿名。 唐 末 朱全忠 杀 裴枢 等三十余人于此,并用 李振 言,沉其尸于 黄河 ,驿由此著名。 清 钮琇 《觚賸·虎丘题诗》:“ 虞山 钱宗伯 ( 钱谦益 )以谴归,有题诗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宽沉 白马 ,今来应悔卖 卢龙 。’”参见“ 白马清流 ”。

(8).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黑纱

(1).黑色的布帛。 唐 周贺 《赠道人》诗:“布褐高眠石竇春,迸泉多溅黑纱巾。”

(2).现常用作表示对死者哀悼的标志。 李瑛 《梅园青松·一月的哀思》:“啊,汽车,扎起白花,人们,黑纱缠臂。” 杨大群 《东北王世家》第五八回:“灵堂前并排站着二八一十六个卫兵,袖子上系着黑纱。”

老妇

(1) 年长妇女自称的谦词

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2) 又

老妇恃辇而行。

无衣

(1).没有衣着。《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东观汉记·崔湜传》:“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詎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2).指无衣着的穷人。 周咏 《感怀》诗之六:“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

(3).《诗经》《唐风》篇名。《诗·唐风·无衣序》:“《无衣》,美 晋武公 也。”

(4).《诗经》《秦风》篇名。《诗·秦风·无衣序》:“《无衣》,刺用兵也。”《左传·定公四年》:“ 申包胥 如 秦 乞师…… 秦哀公 为之赋《无衣》。” 元 王逢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诗:“愿从 汉 士碑 有道 ,梦逢 秦 鬼歌《无衣》。”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高楼

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