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远韵齿痛

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次远韵齿痛原文

元明散诸根,外与六尘合。
流中积缘气,虚妄无可托。
敝陋少空明,妇姑相攘夺。
日出暵焦牙,风来动危蘀。
喜汝因病悟,或免终身著。
更须诵楞严,从此脱缠缚。

诗词问答

问:次远韵齿痛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次远韵齿痛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元明

佛教语。谓众生固有的清净光明的本性。《楞严经》卷一:“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 廉兆纶 注:“元明二字连读,即下本明二字意。”《楞严经》卷六:“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宋 苏辙 《次远韵齿痛》:“元明散诸根,外与六尘合。”

诸根

佛教语。谓信、勤、念、定、慧五根及其他一切善根;或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无量寿经》卷上:“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浄,光颜巍巍。” 清 敬安 《雪中酬徐叔鸿郎中见怀之作》诗:“断妄诸根寂,观空万事慵。”

六尘

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圆觉经》卷上:“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宗密 疏:“六尘是境,识体是心。”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宋 司马光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诗之二:“六尘皆外物,万法尽迷途。” 明 刘基 《松风阁记》之二:“我佛以清浄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 瞿秋白 《猪八戒》:“一切爱恋六尘,以至于‘ * 是没有的,是幻执的……不如努力把漆黑一团都灭绝了,成个正觉’,得证涅槃。”

缘气

佛教语。谓缘虑心之气分。《圆觉经》:“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於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宋 苏辙 《次远韵齿痛》:“元明散诸根,外与六尘合,流中积缘气,虚妄无可託。”

虚妄

荒诞无稽

虚妄的故事

无可

(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

(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无可称述。”

敝陋

破旧简陋;破烂。 宋 岳飞 《辞太尉第四札子》:“臣虽无他长,粗知义命,平居服食器用,每安於敝陋。” 明 李东阳 《景州庙学重修记》:“学有庙,岁久敝陋,存不过十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 德州 李秋厓 言:尝与数友赴 济南 秋试,宿旅舍中,屋颇敝陋。”

空明

(1).空旷澄澈。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航 北湖 之空明,覷鳞介之惊透。” 宋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

(3).指空旷澄净的天空。 宋 苏轼 《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復空,羣仙出没空明中。”

(4).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 宋 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

(5).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復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 谢觉哉 《不惑集·再谈“想”》:“旦则是心里空明,不杂成见,不自以为是。”

妇姑

婆媳。 汉 贾谊 《新书·时变》:“妇姑不相説,则反脣而睨。”

攘夺

(1) 掠夺;夺取

又攘夺他人之功,将侄子分茅列土。——《梼杌闲评——明珠缘》

(2) 强占,霸占,不择手段地获得或据为己有

巧攘夺,弟妇作夫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日出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终身

(1) 今生今世;此生;毕生相关

终身几无可问。——清· 刘开《问说》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乐岁终身告。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缠缚

缠绕束缚。 宋 苏辙 《次韵子瞻病中赠提刑段绎》:“宦游少娱乐,缠缚苦文案。” 明 唐顺之 《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我生苦缠缚,雅志在泉石。” 沉从文 《灯》:“我曾经和那些东西太相熟,因为都市生活的缠缚,又太和那些世界离远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