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挽词

作者:徐铉 朝代:唐代

吴王挽词原文

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
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

诗词问答

问:吴王挽词的作者是谁?答:徐铉
问:吴王挽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徐铉的名句有哪些?答:徐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土德

(1).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有土德之瑞,故号 黄帝 。” 司马贞 索隐:“ 炎帝 火, 黄帝 以土代之。”《汉书·张苍传》:“ 苍 为丞相十餘年, 鲁 人 公孙臣 上书,陈终始五德,言 汉 土德时,其符黄龙见,当改正朔,易服色。” 唐 张说 《圣德颂》:“稽诸瑞典,昔祚 轩皇 ;而今表圣,土德以昌。”

(2).大地的功德。 清 金农 《客来自覃怀见饷地黄奉酬十韵》:“灵品彰土德,流膏藴精腴。”

(3).用称帝后的功德。 明 徐渭 《五色鹦鹉黄鹦鹉并是圣母所驯》诗之三:“饮啄定应歌帝力,生成何幸稟中央,千秋万岁欢无极,土德坤舆本肇祥。”

余烈

(1).犹馀威。 宋 欧阳修 《秋声赋》:“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餘烈。”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 亚里士多德 者,昔身受迅雷,以霽神怒之贤王,而其餘烈,乃不能致一士之战死,咄咄不可解。”亦指残留的影响。《汉书·公孙弘传》:“臣闻 尧 遭鸿水,使 禹 治之,未闻 禹 之有水也。若 汤 之旱,则 桀 之餘烈也。”

(2).遗留下来的功绩、功业。 汉 贾谊 《过秦论上》:“及至 始皇 ,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 周 而亡诸侯。” 宋 王安石 《答韶州张殿丞书》:“不能推扬先人之绪功餘烈,使人人得闻知之。” 清 顾炎武 《禹陵》诗:“餘烈犹 於越 ,分封并 杞 鄫 。”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旧恩

昔日的恩情。《汉书·宣帝纪》:“时掖庭令 张贺 尝事 戾太子 ,思顾旧恩。”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宋 梅尧臣 《答新安钱学士》诗:“而今处穷僻,落莫思旧恩。”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人事

(1) 指人世间的事

人事沧桑

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人事调动

(3) 人情事理

不懂人事

(4) 人的意识的对象

不省人事

(5) 人力能做到的事

尽人事

(6) 馈赠的礼物

送人事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信书

犹言信史。指纪录皇帝言行和一朝政事的“实录”。《旧唐书·宣宗纪》:“﹝ 李德裕 ﹞委国史於爱壻之手,宠秘文於弱子之身,洎参信书,亦引亲昵。”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谢赐御宴表》:“伏遇皇帝陛下永怀先烈,务广孝思。故因始於信书,俾特封於燕豆。”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表》:“置之儒馆,命以信书。”

哀挽

(1).悲痛地挽着丧车。 唐 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词》之三:“哀挽青门去,新阡 絳水 遥。” 仇兆鳌 注:“哀挽,挽丧车而哀慟也。” 唐 刘言史 《北原情》诗:“城中人不絶,哀挽相次行。”

(2).指挽歌。 唐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诗:“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3).哀悼。 应修人 《灰黑的手帕》诗:“灯火上闹市,天色已近昏暗,我惘然哀挽那坠去的光辉。”

周原

(1). 周 城的原野。 周 ,地名,在 岐山 南。为 周 室之发祥地。《诗·大雅·緜》:“ 周 原膴膴,堇荼如飴。” 郑玄 笺:“ 周 之原,地在 岐山 之南。”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商调曲四》:“惟翰惟屏,膴膴於 周 原。”《史记·周本纪》“ 周 后稷 ,名 弃 ” 唐 张守节 正义:“因 太王 所居 周 原,因号曰 周 。”

(2).泛指 中国 的土地。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膴膴 周 原,茫茫 禹 壤,其竟如斯而长已矣耶?”

(3).广阔的原野。 明 何景明 《七述》:“神都天府之国,四通五达之关,繚以濬堑,袤以周原。”

铭旌

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 唐 李白 《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举铭旌。”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铭旌字,谁结个灵堂掛?” 郭沫若 《满江红·天外人归》词:“高树铭旌三叩首,跪参导弹孤哀样。”

国门

(1)

(2) 旧指国都的城门,也指守护城门的小神,也指边境;今指边防哨所和海关

拒敌于国门之外

(3) 比喻国家政策、规定

打开国门,大胆吸收一切有用的东西

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销魂

形容伤感或欢乐到极点,若魂魄离散躯壳。也作“消魂”

乐乐愈精愈妙了,令人销魂。——《警世通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