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程德林

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与程德林原文

俊骨风标固逸伦,况闻才术巧安民。

寻常恨不亲高谊,邂逅相逢即古人。

议论耻拘时俗态,笑歌惟取性情真。

从今便作忘形契,安得相从席上珍。

诗词问答

问:与程德林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与程德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与程德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参考注释

俊骨

高雅的气质。 明 沉璟 《义侠记·失霸》:“英姿俊骨夸身世,少年时方逞狂游。閒繫青驄,醉偎红袖,从来不把眉儿皱。”

风标

(1).风度,品格。《世说新语·赏誉》“ 王丞相 云:‘ 刁玄亮 之察察, 戴若思 之巖巖’”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戴儼 字 若思 , 广陵 人。才义辩济,有风标锋颖。”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清 顾炎武 《过张贡士尔岐》诗:“緇帷白室覩风标,为叹斯人久寂寥。”

(2).形容优美的姿容神态。 宋 文同 《再赠鹭鸶》诗:“颈若琼鉤浅曲,骰如碧管深翘。湖上水禽无数,其谁似汝风标。”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斜軃翠鸞翘,浑一似出浴的旧风标,暎着云屏一半儿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弹词》:“真个是花输双颊柳输腰,比 昭君 增妍丽,较 西子 倍风标。”

(3).标识。《南齐书·文学传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4).风格。指作家、作品的特色。《太平广记》卷二一一引《唐画断·王维》:“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具生,而风标特出。”

(5).指风向器。

逸伦

超过同辈。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逸伦之士,非礼不动,山峙渊渟,知之者稀。”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伊逸伦之妙足,目前代而间出。”《梁书·张率传》:“禀妙足而逸伦,有殊姿而特茂。”

才术

才学。《后汉书·班固传》:“ 固 自以二世才术,位不过郎,感 东方朔 、 杨雄 自论,以不遭 苏 、 张 、 范 、 蔡 之时,作《宾戏》以自通焉。” 宋 林逋 《舒城僧舍呈赠李仲宣文学》诗:“莫为无辜惜才术,圣明求治正焦劳。” 明 方孝孺 《送解元振先生还庐陵序》:“今世学古之士,艺能才术如 元振 者,虽不多见,然不可谓果无其人也。”

安民

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 孔颖达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张居正 《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说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盘清府库。”

寻常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不亲

(1).不亲近;不亲睦。《书·舜典》:“帝曰:‘ 契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史记·楚世家》:“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以众胁寡,小国不附。” 明 刘基 《郁离子·道术》:“上罔下则不亲,下罔上则不孙。”

(2).不接触;不接近。《孟子·离娄上》:“ 淳于髡 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 曰:‘礼也。’”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王莲舫》:“惟是男女授受不亲,虽周旋于患难之间,不敢不谨。” 郁达夫 《迟桂花》:“但因这许多年数的不看报,不识世务,不亲笔砚的缘故,终于下了好几次决心,而仍不敢把这心愿来实现。”

(3).不亲身力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诗》曰:不躬不亲,庶民不信。”《诗·小雅·节南山》作“弗躬弗亲”。

高谊

(1) 敬称别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崇高的情谊

高谊薄云

(2) 崇高的信念或行为。也作“高义”

邂逅相逢

见“ 邂逅相遇 ”。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议论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俗态

(1).世俗的情状。 唐 王勃 《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2).庸俗的情态。 宋 秦观 《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

(3).世俗人的气质。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 ;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情真

(1).真实的情感;真诚。 清 洪昇 《长生殿·尸解》:“玉敕降天庭,鸞鹤飞前后,只为有情真,召取还 蓬 岫。” 沙汀 《淘金记》十一:“‘我也不过顺便说说,’寡妇紧接着说,情真地赔着小心。”

(2).事实。《红楼梦》第六一回:“我説了罢:伤体面,偷东西,原是 赵姨奶奶 央及我再三,我拿了些给 环哥儿 是情真。” 梁斌 《红旗谱》三一:“老爹的穷了一辈子倒是情真,可没有鬻过儿卖过女!”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忘形

忘掉言行的分寸

得意忘形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席上珍

(1).见“ 席珍 ”。

(2).可供席上珍玩的物品。 费砚 《抚印宗派绝句》:“百炼老铁圆且润,治印能为席上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