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昭肇时寒帖赞

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曾文昭肇时寒帖赞原文

祖孙百年,兄弟一世。
归乎其全,抑有公议。
遗墨散轶,得自名裔。
人其监兹,岂必名位。

诗词问答

问:曾文昭肇时寒帖赞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曾文昭肇时寒帖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岳珂曾文昭肇时寒帖赞书法欣赏

岳珂曾文昭肇时寒帖赞书法作品欣赏
曾文昭肇时寒帖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祖孙

祖父或祖母和孙子或孙女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一世

(1).犹一代。《左传·昭公元年》:“一世无道,国未艾也。”《战国策·韩策三》:“ 昭釐侯 一世之明君也; 申不害 一世之贤士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 匈奴 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新唐书·郭子仪传赞》:“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

(2).三十年。 汉 王充 《论衡·宣汉》:“ 孔子 所谓一世,三十年也。”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宋史·张咏传》:“初, 咏 与 青州 傅霖 少同学。 霖 隐不仕, 咏 既显,求 霖 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謁。閽吏白 傅霖 请见, 咏 责之曰:‘ 傅先生 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霖 笑曰:‘别子一世尚尔耶?是岂知世间有 傅霖 者乎?’”

(3).一生;一辈子。《史记·魏豹列传》:“一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我与你这把钥匙,你一世儿吃不了。”《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句话要问一个村姑蠢妇,那自然一世也莫想明白了。”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场:“就是做一个安顺良民,也不枉人生一世。”

(4).举世;全天下。《庄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吕氏春秋·用民》:“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汉书·礼乐志》:“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 宋 曾巩 《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一世之弃,君独从之;一世之慕,君独违之。”

公议

(1)

(2) 众人的议论

自报公议

(3) 关于国家的事情,以公众利益为标准而评议

遗墨

死者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

散轶

(1).散失。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 韩文公 有答,今亦不传,则遗文散軼多矣。” 明 徐一夔 《<郁离子>序》:“其子 仲璟 ,惧其散軼,以 一夔 於公有相从之好,俾为之序。”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序》:“余以老耄失学,藏书散軼,抱瓮之暇,无以自娱。”

(2).指散失之物。 清 戴名世 《<杜溪稿>序》:“余将归隐故山……尚欲罗网散軼,一酬曩昔之志。”

自名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

岂必

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名位

1.官职与品位;名誉与地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