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作者:李曾伯 朝代:宋代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原文

迥绝尘埃表,宁无造物司。
鹿驯贪客过,龙老恶人窥。
丹去炉仍在,云生洞愈奇。
归舟天尽际,杖履复何时。

诗词问答

问: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问: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李曾伯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书法欣赏

李曾伯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迥绝

亦作“逈绝”。 1.犹连绵。不绝貌。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丞》:“秋心日逈絶,春思坐连绵。” 钱振伦 注:“春思秋心,相续不絶,所谓‘长意无已年’也。”

(2).高峻貌。 唐 岑参 《太白胡僧歌》序:“云壁迥絶,人迹罕到。”

(3).超群卓绝。《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芳姿姝丽,盖国无双;风范清规,古今逈絶。”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公讳 基 ,字 伯温 ,神知迥絶,读书能七行俱下。” 清 刘熙载 《艺概·诗概》:“ 唐 初四子沿 陈 隋 之旧,故虽才力迥絶,不免致人异议。”

(4).远胜,远远超过。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韩文公参大巅》:“今观 大巔 与首座、侍者三人互相引发,皆迥絶言议之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乾隆辛卯会试榜得人》:“其出而任监司,治郡县者,皆迥絶流辈。”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自兹以往,儒学之尊严,迥絶百流。”

(5).远远隔绝。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郑云叟》:“ 郑徵君 为诗,皆祛 * ,迥絶嚣尘。”《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四·台州府》引《宋志》:“而 苍岭 当 衢 、 处 、 婺 三州,冈阜深阻,行者穷日而后度,人烟迥絶。”

(6).犹迥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 魏 晋 迭兴,盛衰迥絶; 齐 梁 接踵,贮积悬殊。”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大地各国, 埃及 、 印度 为至古,而 埃及 王族、士族、农族等级迥絶。”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无造

(1).无事。造,事,指军役之事。《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 毛 传:“造,为也。”

(2).无所造作。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故德与道为一,神与道为二。二,故有照以通化;一,故常因而无造。”

恶人

(1) 品质恶劣的人

恶人先告状

(2) 相貌丑陋的人

归舟

返航归回的船只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杖履

(1).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 唐 李商隐 《为山南薛从事谢辟启》:“方思捧持杖履,厕列生徒;岂望便上仙舟,遽尘莲府。” 清 钱谦益 《祭都御史曹公文》:“儼觚稜之在望,撰杖履其奚从?”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宋 苏轼 《夜坐与迈联句》:“乐哉今夕游,復此陪杖履。”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北顾旌旗,南询杖履。” 清 姚鼐 《复曹云路书》:“贤从子谓杖履秋冬或来郡,然则不尽之意可面陈。”

(3).谓拄杖漫步。 唐 朱庆馀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三:“逍遥人事外,杖履入杉萝。” 清 曹寅 《读梅耦长<西山>诗》诗:“杖履凌云巔,行歌弔龙宅。”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