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龄桧

作者:李廌 朝代:宋代

千龄桧原文

冈头老桧不记年,古父约以千龄传。
高枝凌兢倚北斗,低枝犹藏万岁烟。
蟠根直与地争固,不许蚓穴通黄泉。
阴森古怪神物附,雨晦每见蛟龙骞。
贤哉乐天真逸者,手植苍桧今宛然。
元和元丰五十纪,婆娑下委才及肩。
信此千龄尚虚云,几见海变丘陵迁。
乃知不为斤斧夭,不在涧底与山巅。

诗词问答

问:千龄桧的作者是谁?答:李廌
问:千龄桧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廌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记年

(1).编年记事。《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於图书,不録功於盘盂,记年之牒空虚。”

(2).记得年月。 宋 刘攽 《午睡》诗:“世涂高枕外,身事曲肱前,似觉松生腹,迢遥不记年。” 宋 张舜民 《自题画扇》诗:“忽忽南迁不记年, 二妃祠 外 橘洲 前。”

千龄

(1).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

(2).用作祝寿之语。《天雨花》第二十回:“当时同到书房去,千龄寿麵用完成。”

高枝

(1).高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2).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 唐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之二:“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絳霄。”《红楼梦》第二七回:“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

凌兢

(1).亦作“ 凌竞 ”。形容寒凉。《汉书·扬雄传上》:“登 椽欒 而羾天门兮,驰閶闔而入凌兢。”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诗:“洪河凌竞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宋 苏轼 《兴龙节前一日微雪与子由饮清虚堂》诗:“踏冰凌兢战疲马,扣门剥啄惊寒鸦。”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四·化绵衣疏》:“然寒不能衣而飢不能食, 灞桥 踏雪,难堪手足之凌兢。” 清 唐孙华 《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凌兢野老緼袍单,狂喜儿童屐齿折。”

(2).战栗、恐惧的样子。 唐 白居易 《谢蒙恩赐设状》:“臣所以凌兢受命,俯伏荷恩,心魂不寧,手足无措。” 宋 王安石 《九井》诗:“飞虫凌兢走兽骇,霜雪夏落雷冬鸣。” 金 元好问 《羊肠坂》诗:“浩荡云山直北看,凌兢羸马不胜鞍。”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少日凌兢履畏途,抽身云水补桑榆。”

淩兢:形容寒凉。 唐 唐彦谦 《忆孟浩然》诗:“郊外凌兢西復东,雪晴驴背兴无穷。”

北斗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颗星名是天枢、天璇、天玑、 * 、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 * (δ)是三等星以外,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万岁

(1) 千秋万代,永远存在(祝颂的话)

皆呼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民称万岁。——《战国策·齐策四》

(2) 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

蟠根

(1).谓根脚盘曲深固。 唐 杜甫 《白盐山》诗:“卓立羣峰外,蟠根积水边。”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峡》诗之一:“山古蟠根厚,水远知源盛。”

(2).指盘曲的根。 宋 叶适 《<石庵藏书目>序》:“时菴傍有石,冒土而奋,如蟠根丛萌,欲发而尚鬱者。”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蟠根百尺穿地肺,直干十丈遮天光。”

与地

谓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韦昭 注:“与地,法地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事者以地” 唐 司马贞 索隐:“《国语》‘以’作‘与’,此作‘以’,亦‘与’义也。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

不许

(1)

不允许,不让

不许说慌

(2)

不能——用于反问句,强调其否定性

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3)

禁止;阻止某事的完成或进行

不许儿童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

黄泉

地下的泉水;地面;墓地;迷信者称人死后居住的地方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黄泉共为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吾独向黄泉。

黄泉下相见。

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阴森

阴沉、昏暗而令人害怕的;形容幽暗惨淡的样子

阴森可怖的监牢

峭壑阴森。——《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古怪

(1) 稀奇怪异

一种古怪的美

(2) 奇怪。指明显地异乎寻常,偏离一般,非正常

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西湖漫笔》

神物

(1).神灵、怪异之物。《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唐 李白 《梁甫吟》:“ 张公 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明 张纶 《林泉随笔》:“雷虽只是气,但有气便有形。神物气聚,则须有纔过便散。既有神物,则震死人书其背,夫復何怪?”

(2).指神仙。《史记·孝武本纪》:“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

雨晦

语本《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后用“雨晦”指乱世或艰难的处境。 隋 岑德润 《鸡鸣篇》:“雨晦思君子,关开脱 孟尝 。” 唐 白居易 《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雨晦识鷄鸣之信,风高见隼击之威。” 唐 杜牧 《醉后题僧院》诗:“离心忽忽復悽悽,雨晦倾瓶取醉泥。”

蛟龙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乐天

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

乐天知命,故不忧。——《易·系辞上》

手植

亲手种植

这棵杨树是他当年手植的

宛然

(1) 真像;非常像

(2) 真切,清楚

封识宛然。——《汉书·李广苏建传》

宛然旧日情景,又在眼前

元和

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公元806—820年)

元和十年。——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元丰

宋神宗赵顼年号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 齐安舟行适 临汝。(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十纪

(1).古代传说,自天地开辟,人皇以来,至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共二百七十六万年,分为十纪: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因提、禅通、疏讫。见《广雅·释天》。 司马贞 补《史记·三皇本纪》引《春秋纬》,谓十纪为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循蜚”作“脩飞”、“因提”作“回提”、“疏讫”作“流讫”,其余名目相同。

(2).十代,十世。《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十纪, 汉 十世也。”

(3).指一百二十年。《文选·潘岳<西征赋>》:“图万载而不倾,奄摧落於十纪。”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尚书》传:“十二年曰纪。”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及肩

谓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论语·子张》:“譬之宫墻, 赐 之墻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艺文类聚》卷五十引 晋 孙绰 《颍川府君碑》:“矫矫秀姿,卓卓英韵;他人之高,乃肩而已。”

几见

(1).谓见之不久。《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郑玄 笺:“人君内善其身,外修其德,居无几何,可以立功。犹是婉孌之童子,少自脩饰,丱然而稚,见之无几何,突耳加冠为成人也。”

(2).何曾见,少见。 明 高攀龙 《讲义·我未见好仁章》:“几见好富贵的都好得来,恶贫贱的都恶得去……几见有好仁而好不来,恶不仁而恶不去者。”

丘陵

地形的一种,指地势起伏不平,连接成大片的小山

穿过一片丘陵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斤斧

(1).斧头。《管子·乘马》:“其木可以为棺,可以为车,斤斧得入焉。”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凡木结根於灵山,而 匠石 为之寝斤斧。” 宋 苏轼 《筑高丽亭馆一绝》:“簷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餘。” 郭沫若 《洪水时代》诗:“ 夏禹 ,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

(2).指兵器。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宣宗 索 赵嘏 诗,其卷首有《题秦皇诗》,其略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

(3).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又窥诸公所赋,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并自写上呈,所谓将勤补拙,更乞斤斧,免貽众誚。”参见“ 斧正 ”。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山巅

亦作“ 山颠 ”。山顶。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诗·小雅·渐渐之石》“维其卒矣” 汉 郑玄 笺:“卒者崔巍也。谓山巔之末也。” 唐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之四:“ 赤甲 白盐 俱刺天,閭阎繚绕接山巔。”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山颠乔木虽略负日脚,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气。” 萧乾 《初冬过三峡》:“过 瞿塘峡 ,山巅积雪跟云絮几乎羼在一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