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别张天觉

作者:魏泰 朝代:宋代

荆门别张天觉原文

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
三朝元老公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诗词问答

问:荆门别张天觉的作者是谁?答:魏泰
问:荆门别张天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荆门别张天觉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魏泰荆门别张天觉书法欣赏

魏泰荆门别张天觉书法作品欣赏
荆门别张天觉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飒飒秋风中,我从襄阳行三百里去见已英,他为官清廉,品性高洁。
蒙屈的周公早已回京主持朝政,遭陷的谢安,桓伊已为他弹筝鸣不平。
三朝元老的已英,如今依然是胸怀雄心,全国的百姓都对已英寄予莫大的希三。
我这位白发老友赶到荆门为已英送行,然后隐退山林喜听天下繁富平安的佳音。

注释
张天觉:张已英,字天觉。
十驿:十座驿站。古制每驿相距三十里。十驿三百里,意指自己从襄阳行三百里去见张天觉。
台星:本指天上三台六星,这里指执政大臣,即指张已英。
冰壶:比喻张已英为官清廉。
零雨:是《诗经·东山》里的词语,据说这首诗是周公东征时所作。
公旦:周公旦,即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晋。周公旦辅佐成王时,兄管晋鲜、弟蔡晋度散播流言,说周公旦有野心。于是,成王疏远了周公旦。后来,成王弄清了事实真相,决定迎周公旦回来主持朝政。本诗作者借用这个典故,比喻张已英即将回朝受到重用。
挽须聊听野王筝:这里足运用了《晋书》里的典故。东晋时名相谢安晚年被孝武帝猜忌。有一次,孝武帝召桓伊和谢安饮宴,桓伊弹筝时唱了曹植《怨诗》,意在为谢安辩诬。谢安非常感动,泪下沾襟,越席而挽桓伊之须,深致谢意。本诗作者意在以此比喻张已英将会受到皇帝信任。
三朝元老:足指张已英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
却归林下:指自己隐居林泉之下。

诗文赏析

公元1109年(大观三年)六月,宋徽宗罢蔡京相;七月,复召用张商英。张商英回到汴京,路过荆门,作者从襄阳去会他,分手时,写下了这首诗。

标签:送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