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作者:无何有翁 朝代:宋代

江城子原文

小年底死路槐忙。
叹蝉声,早斜阳。
今夕何年,白骨照沙场。
天上人间都是梦,石中火,镬中汤。
人如今且免秀才康。
驰大马,试长枪。
说与儿门,书里有膏粱。
万万古来同一月,斫不尽、广寒香。

诗词问答

问:江城子的作者是谁?答:无何有翁
问:江城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江城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无何有翁的名句有哪些?答:无何有翁名句大全

无何有翁江城子书法欣赏

无何有翁江城子书法作品欣赏
江城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小年

(1)

(2) 指农历腊月是二十九天的年份

(3) 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4) 指果树结果少,竹木生长慢的年份

底死

(1).总是,老是。 宋 柳永 《满江红》词:“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 宋 周邦彦 《看花回·咏眼》词:“因个甚、底死嗔人,半晌斜眄费熨贴。”

(2).竭力,拼命。底,通“ 抵 ”。 宋 黄庭坚 《送苏太祝归石城》诗:“僕夫结束底死催,马翻玉勒嘶归鞅。” 宋 石孝友 《清平乐》词:“底死留春春不住,那更送春归去。”

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今夕

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白骨

(1).尸骨;枯骨。《国语·吴语》:“君王之於 越 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故 扁鹊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国也。” 唐 杜甫 《兵车行》:“君不见 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弔英贤!”《文汇报》1983.8.14:“苍松掩不住白骨,红岩染透了鲜血。”

(2).泛指死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刀笔舞闻,曲相开脱,遂使凶残漏网,白骨沉寃。”

(3).白色果核或树干。 晋 顾微 《广州记》:“益智叶如襄荷,茎如竹箭,子从心中出,一枝有十子,内白骨四。破去之,取外皮,蜜煮为粽子,味辛。”《尔雅翼·释木一》:“梧者,植物之多阴最可玩者,青皮而白骨,似青桐而多子。”

沙场

(1) 平沙旷野

(2) 古时多指战场

久经沙场

天上人间

(1) 天上和人间

(2) 比喻客观条件迥异,差别极大。亦作“人间天上”

中火

(1).途中午休用饭。《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日光将午,到一村镇。 江居 下了驴,走上一步,稟道:‘相公,该打中火了。’”《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爷优待他忒过分了,与他同坐同食;舟中还可混帐,到陆路中火歇宿,老爷也要存个体面。”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再东盘北岭之南,三里,始见路旁餘薪爨灰,知为中火之地。”

(2).中官。古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大曍氏 以龙纪” 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 炎帝 以火名官……中官为中火。”

今且

犹今夫。《庄子·齐物论》:“今且有言於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墨子·非攻下》:“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八:“且,犹‘夫’也。《墨子·非攻》篇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今且,今夫也。”

秀才

(1) 明清两代称生员

(2) 泛指读书人

传一乡秀才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大马

官名。《庄子·知北游》:“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 陆德明 释文:“大马,司马也。” 成玄英 疏:“大马,官号, 楚 之大司马也。”

长枪

(1) 一种长柄尖头或利刃的冲刺或投掷武器

(2) 枪管长的火器的统称

膏粱

(1) 肥肉和细粮。泛指肥美的食物

膏粱之味。——《孟子·告子》

膏粱厚味

(2) 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伯子常自矜荫籍之美,谓 王弘曰:“天下膏梁。唯使君与下官耳。——《宋书·荀伯子传》

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

万万

(1) 绝对

我们那样迅速地把敌人包围住,这是敌人万万想不到的

(2) 务必

有电危险,你万万动不得

(3) 数目。一万个万

来同

犹言来朝。《诗·鲁颂·閟宫》:“至于海邦, 淮夷 来同。” 马瑞辰 通释:“《説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曰同,小国会朝大国亦曰同,犹诸侯朝天子曰朝,诸侯自相朝亦曰朝也。” 唐 李白 《大猎赋》:“而忽也,莫不海晏天空,万方来同。”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天子万年,四夷来同。”

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书·泰誓序》:“一月戊午,师渡 孟津 。” 孔 传:“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与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唯 秦始皇 以父 庄襄王 名 楚 ,称 楚 曰 荆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为一月。”

(2).一个月。《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郑玄 笺:“一月之中三有胜。”《汉书·律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及见 武皇帝 试闭 左慈 等,令断穀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捻指之间,在家中早过了一月有餘。”

(3).第一个月。《淮南子·精神训》:“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陈陶 《种兰》诗:“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寒香

(1).清冽的香气。形容梅花的香气。 唐 罗隐 《梅花》诗:“愁怜粉艷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罇。” 明 陈瑚 《山中喜遇徐昭法共饮》诗:“一夜寒香万树开,相逢花下且衔杯。”《红楼梦》第四九回:“﹝ 宝玉 ﹞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却是 妙玉 那边 櫳翠庵 中有十数枝红梅。”

(2).清冽的香气。亦借指梅花。 明 陈所闻 《玉包肚·雨中过叶循父看梅花》曲:“ 孤山 曾种,远移来寒香几丛。”

(3).清冽的香气。借指桂花。《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引 清 马曰琯 《毕园》词:“ 小山 《招隐》寒香坠,雁落 吴 天数声碎,唤艇支笻惟我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