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师归吴

作者:穆修 朝代:宋代

送灵师归吴原文

灵师殊可尚,颇不类浮屠。
托迹虽依佛,留心独喜儒。
风尘倦京洛,水石隐勾吴。
破寺杉松老,南归旧隐孤。

诗词问答

问:送灵师归吴的作者是谁?答:穆修
问:送灵师归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穆修的名句有哪些?答:穆修名句大全

穆修送灵师归吴书法欣赏

穆修送灵师归吴书法作品欣赏
送灵师归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类

(1).不善。《诗·大雅·瞻卬》:“不弔不祥,威仪不类。” 毛 传:“类,善。” 孔颖达 疏:“威仪有不善。” 晋 刘琨 《劝进表》:“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旧唐书·德宗纪下》:“秉心匪彝,自底不类。兇狡成性,扇构多端。”

(2).作自谦之词,犹不肖。《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 蔡沉 集传:“不类犹不肖也。” 明 何景明 《六子诗序》:“六子者皆当世之名士也,予以不类,得承契纳,辅志励益者多矣!”

(3).不同;不象。《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 唐 韩愈 《石鼓歌》:“辞严义密读难完,字体不类隶与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嗅之有异味,不类茶茗。” 郭沫若 《断断集·从典型说起--<豕蹄>的序文》:“这段故事既不类有心的揭发,也不类任意的调皮。”

(4).不及于,不包括。《管子·君臣下》:“其选贤遂材也,举德以就列,不类无德;举能以就官,不类无能。”

浮屠

亦作“ 浮图 ”。1.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佛。《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 李贤 注:“浮图,即佛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浮屠者,佛也。 西域 天竺 有佛道焉。佛者, 汉 言觉。将悟羣生也。”《新唐书·狄仁杰传》:“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

(2).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教。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 清 恽敬 《香山先生家传》:“论曰:先生之学,杂於浮图、老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则又似与浮屠同出,其髠首不蓄髮亦同。”

(3).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和尚。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夫 文畅 ,浮屠也。” 宋 王禹偁 《柳赞善写真赞》序:“﹝ 柳宜 ﹞堂有母,思见其面而不得归,浮图 神秀 为写其真,使其弟持还,以慰倚门之望。”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若有浮屠,持鉢而倚於门閭,是曰空相之庐。”

(4).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阿育王 起浮屠于佛泥洹处,双树及塔今无復有也。” 宋 苏轼 《荐城禅院五百罗汉记》:“且造铁浮屠十有 * ,高百二十尺。”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你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胜造个七级浮屠。”

(5).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旧时称伞或旗的顶子。因其形似塔顶,故名。《金史·仪卫志下》:“伞制,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罗表紫里、金浮图。”《明史·流贼传·李自成》:“标营白帜黑纛, 自成 独白鬃大纛银浮屠。”

(6).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博戏中掷骰子所成的一种贵彩。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章郇公 守 洪州 ,尝因晏客,掷骰赌酒。乃自默占,如异日登台辅,即成贵采。一掷得佛面浮图,遂缄秘其骰,至为相犹在。”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六:“又博家以一二三四五六投子为浮图……借此名以名投子者,岂以一二三四五六为自细至粗如浮图之状也歟?”

托迹

见“ 托迹 ”。

亦作“ 托跡 ”。犹寄身。多指寄身方外,或遁处深山或贱位,以逃避世事。 明 高启 《送吕山人入道序》:“而其隐也,皆托跡山林为 老氏 之徒。” 明 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 清 新小武 《易水饯荆卿》:“因此隐忍迁就,托跡屠沽。”

依佛

皈依佛门。 唐 卢纶 《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诗:“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唐 姚合 《送文著上人游越》诗:“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留心

小心;注意

留心别写错了

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京洛

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

京洛骚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水石

(1).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水石惊瀨,传响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酈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鐘。”

(2).犹泉石。多借指清丽胜景。 唐 李白 《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忽思 剡溪 去,水石远清妙。” 五代 齐己 《将之匡岳过寻阳》诗:“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宋 王安石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原韵》:“强策羸驂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宋 苏轼 《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诗:“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勾吴

句吴。即 吴国 。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 子胥 始东奔 勾吴 ,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伤弓于飞。” 明 杨慎 《升庵经说》:“ 越 曰 於越 , 吴 曰 勾吴 , 邾 曰 邾娄 ,本一字而为二字,古声双叠也。” 清 殷誉庆 《暨阳怀古》诗:“此地 勾吴 战垒开,尚餘重镇 楚 江隈。”

杉松

(1).杉树与松树。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唐 韦应物 《对春雪》诗:“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2).树名。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线型,先端尖或钝,球果圆柱形。分布于 长白山 及 吉林 山区,为 东北 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称沙松、东北杉松。

旧隐

(1).旧时的隐居处。 唐 项斯 《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诗:“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2).昔日的隐士。 唐 吴融 《萧县道中》诗:“草堂旧隐终归去,寄语巖猿莫晓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