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溪道中

作者:杨公远 朝代:宋代

回溪道中原文

山束溪流窄迳迂,眼前景物入诗无。
田中蝌蚪古文字,柳下舂鉏新画图。
巨室储茶供客贩,小旗夸酒诱人沽。
行行不记几多里,回首林端日又晡。

诗词问答

问:回溪道中的作者是谁?答:杨公远
问:回溪道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公远的名句有哪些?答:杨公远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溪流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田中

(1).田地之中;田野之中。《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昔 汝南 有人於田中设绳罥以捕麞。” 宋 杨万里 《初夏即事》诗之三:“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沉从文 《牛》:“ 大牛伯 ……牵了那被教训过一顿说是‘撒娇偷懒’的小牛,到田中去做事。”

(2).指乡村。《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唐 韦应物 《答畅校书当》诗:“偶然弃官去,投跡在田中。”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西湖 僧 仪 ,尝以诗上权臣云:‘我本田中一比丘,却来乘马不乘牛。如今马上风波急,不似田中得自由。’”

蝌蚪

蛙或蟾的幼虫。如:蝌蚪书(古文字体的一种。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蝌蚪文字(又叫蝌蚪篆文、蝌蚪鸟迹。即指蝌蚪书)

古文字

古代的文字。在中国则特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

柳下

(1).柳树之下。 北周 庾信 《小园赋》:“桐间露深,柳下风来。”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松江早春》:“柳下江餐待好风,暂时还得狎渔翁。” 宋 楼钥 《再题行看子》诗:“不知几出横门道,双立柳下青阴浓。”

(2). 春秋 鲁 柳下惠 的省称。 汉 刘向 《列女传·柳下惠妻》:“ 柳下 既死,门人将誄之。妻曰:‘将誄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於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故 蘧 宁 以之卷舒, 柳下 以之三黜。” 宋 黄庭坚 《柳閎展才德甚美作诗赠之》:“陆沉百世师,寄食 鲁 柳下 。”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冥感》:“莫不是向坐怀 柳下 潜身?”参见“ 柳下惠 ”。

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巨室

(1) 大宅;大的房屋

(2) 指名望高势力大的世家大族

豪门巨室

客贩

往来各地的商贩。《宋史·食货志下四》:“ 崇寧 元年, 蔡京 议更盐法,乃言东南盐本或闕,滞于客贩,请增给度牒。”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或携 建 茶沿途备用,而彼中非絶品不顾,盖榷场客贩坌集,且能品第精粗。”

诱人

(1).诱导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北齐 刘昼 《新论·赏罚》:“故君者赏罚之所归,诱人以趣善也。”《老残游记》第九回:“其同处在诱人为善,引人处於大公。”

(2).对人有吸引力。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果子颜色大半还是青的,间或有几个染了一些诱人的红色。”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二章:“热闹的叫卖声,使那些食物,增添了格外诱人的香味。”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 行行出状元 ”。

刚强负气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 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

几多

询问数量;多少

布几多长?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端日

指农历正月初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