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太守赴上洛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送李太守赴上洛原文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诗词问答

问:送李太守赴上洛的作者是谁?答:王维
问:送李太守赴上洛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李太守赴上洛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王维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维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27_19

参考注释

商山

山名。在今 陕西 商县 东。亦名 商岭 、 商阪 、 地肺山 、 楚山 。地形险阻,景色幽胜。 秦 末 汉 初四皓曾在此隐居。 晋 陶潜 《桃花源诗》:“ 黄 綺 之 商山 ,伊人亦云逝。” 唐 王湋 《送王闰》诗:“ 江 芜连 梦泽 , 楚 雪入 商山 。” 章炳麟 《訄书·相宅》:“奉駠驹黄牛以郊天於土中。 鄠杜 竹林, 商山 甘木, 汧 濒牧马,不膴於 关中 ,不可以居。”参见“ 商山四皓 ”。

积翠

(1).翠色重迭。形容草木繁茂。《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攒素既森蔼,积翠亦葱芊。” 张铣 注:“松柏重布,故云积翠。”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中天积翠玉臺遥,上帝高居絳节朝。” 宋 范成大 《谒南岳》诗:“浓嵐忽飘荡,积翠浮云端。” 清 金农 《宿焦山》诗:“縹緲松寥山,积翠下无路。”

(2).指青山。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吾欲炭鞴阴阳,鑪燃天地,鼓将邐迤之濬谷,写破连延之积翠。”

(3).指春季。 唐 刘长卿 《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诗:“积翠下 京口 ,归潮落山根。”

沉沉

(1) 沉重;必需费力才能举起或移动的

穗子沉沉地垂下来

(2) 低而沉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沉沉入睡

驿路

驿道

飞泉

(1).谷名。《楚辞·远游》:“吸 飞泉 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引 张揖 曰:“ 飞泉 , 飞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北饮兮 飞泉 ,南采兮芝英。”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 飞泉 以正东。”

(2).喷泉。《后汉书·耿恭传》:“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南史·何胤传》:“ 胤 以 若邪 势处迫隘,不容学徒,乃迁 秦望山 ,山有飞泉,迺起学舍。”

(3).瀑布。 唐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流水周於舍下,飞泉落於簷间。” 明 王猷定 《姑山草堂歌》:“我乡 * 之山四百里,上有百道神功之飞泉。” 陈毅 《题<长征会师图>》诗:“上有无尽之高峰,中有百道之飞泉。”

关门

关口上的门

落照

夕阳的馀晖。 南朝 梁简文帝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 唐 姚合 《霁后登楼》诗:“为有登临兴,独吟落照中。” 清 周亮工 《杭州城上有怀》诗:“五更梦断寒云外,千里书来落照边。” 郁达夫 《重游犬山城》诗:“ 白帝城 头落照鲜,清游难忘四年前。”

野花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尤指一种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古戍

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 唐 陶翰 《新安江林》诗:“古戍悬渔网,空林露鸟巢。” 宋 韩琦 《过故关》诗:“古戍餘荒堞,新耕入乱山。” 明 刘基 《古戍》诗:“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清 林则徐 《出嘉峪关感赋》诗:“ 长城 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行客

(1).行旅;客居。 汉 刘向 《列女传·阿谷处女》:“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资财,弃於野鄙。”《后汉书·儒林传下·服虔》:“举孝廉,稍迁, 中平 末,拜 九江 太守。免,遭乱行客,病卒。”

(2).过客;旅客。《淮南子·精神训》:“是故视珍宝珠玉犹砾石也,视至尊穷宠犹行客也。” 高诱 注:“行客,犹行路过客。”《南史·夷貊传下·文身国》:“土俗欢乐,物丰而贱,行客不齎粮。” 明 王廷相 《秋日巴中旅行》诗:“ 巴 东秋气早,行客已悽悽。”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平时很寥寂的行店都竞争着装饰起来招诱行客。”

(3).指后到的客人。与坐客相对。《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讲行客拜坐客,也是等他二位来;难道母亲就这样跑到街上去不成?”《天雨花》第二七回:“行客每先看坐客,徧望乡中亲友们。”

空林

(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 义公 习禪处,结构依空林。”

(2).木叶落尽的树林。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

板屋

用木板建造的房屋

求脱械居监外板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山城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 白居易 《郡中》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宋 欧阳修 《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诗之二:“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丹泉

传说中的仙泉,饮之不死。 晋 郭璞 《游仙》诗:“ 丹泉 漂朱沫, 黑水 鼓玄涛。”《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始整丹泉术,终覿紫芳心。” 吕向 注:“丹泉,丹峦之泉,饮之不死。” 唐 曹唐 《汉武帝于宫中宴西王母》诗:“长生碧字期亲署,延寿丹泉许细看。”

白羽

(1).白色羽毛。《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

(2).借指白色的鸟。 宋 沉遘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

(3).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吕氏春秋·不苟》:“ 武王 左释白羽,右释黄鉞,勉而自为係。”《书·牧誓》作“白旄”。《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 进曰: 由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 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今兹讨鲸鯢,旌斾何繽纷。白羽落酒樽, 洞庭 罗三军。”

(4).指羽箭。《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弯蕃弱,满白羽,射游梟,櫟蜚遽。” 郭璞 注:“以白羽为箭,故言白羽也。”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留我一白羽,将以分符竹。”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

(5).借指士兵。 唐 卢纶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诗:“君不见, 汉 家边将在边庭,白羽三千出 井陘 。” 唐 法振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诗:“白羽三千驻,萧萧万里行。”

(6).指羽扇。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史君 开府未浹旬,欲戴纶巾挥白羽。” 明 沉采 《千金记·游说》:“鼓旗扬,白羽一挥同发矢,黄龙三转倒拖鎗,倒拖鎗。”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骥》诗之三:“可堪挥白羽,安事践青蒲。”

(7).指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清 洪昇 《长生殿·侦报》:“爷爷呵,莫待传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注:“白羽,羽檄,古代徵调军队的文书。”

(8).古邑名。在今 河南省 西峡县 。《春秋·昭公十八年》:“冬, 许 迁于 白羽 。” 杨伯峻 注:“ 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峡县 西关外。”

荆岑

(1). 荆山 。泛指古 楚国 境内的高山。语出 汉 王粲 《登楼赋》:“蔽 荆山 之高岑。” 唐 张说 《岳州九日宴道观西阁》诗:“凉云霾 楚 望,濛雨蔽 荆 岑。” 唐 王维 《送李太守赴上洛》诗:“丹泉通 虢略 ,白羽抵 荆 岑。”

(2).指 荆南 地区。 唐 杜甫 《荆南兵马使赵公大食刀歌》:“ 蜀江 如线针如水, 荆 岑弹丸心未已。”

西山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猷 作 桓车骑 参军。 桓 谓 王 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后因以“西山爽”言人性格疏傲,不善奉迎。 唐 王维 《送李太守赴上洛》诗:“若见 西山 爽,应知 黄 綺 心。”亦省作“ 西爽 ”。 宋 李曾伯 《避暑赋》:“拄西爽之笏,揖南熏之琴。”

黄绮

(1). 汉 初 商山 四皓中之 夏黄公 、 绮里季 的合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六:“咄咄俗中愚,且当从 黄 綺 。” 明 万寿祺 《入沛宫》诗:“我亦远随 黄 綺 去, 东山 重唱《采芝歌》。”

(2).黄色的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元史·礼乐志二》:“琴十,一絃、三絃、五絃、七絃、九絃者各二……俱以黄綺夹囊贮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