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
拼音:fù ,注音:ㄈㄨˋ ,部首:彳,笔画:12
五笔:TTJT,五笔98:TTJT,简体字:复
统一码:5FA9 ,郑码:OIKR,仓颉码:HOOAE,四角码:28247
康熙字典笔画:復:12; 分解查字:彳复(renfu),笔顺,撇撇竖撇横竖折横横撇折捺,

康熙字典【寅集下】【彳字部】復

古文𢕛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房六切,音伏。
【說文】往來也。
【廣韻】返也。
【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
【傳】復,還也。
【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
【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
【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
【周禮·天官】諸臣之復。
【註】復,報也,反也。
【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
【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
【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
【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
【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
【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又復陶,官名。
【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
【註】復陶,衣服之官也。又衣名。
【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
【註】秦所遺羽衣也。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六切,音福。
【集韻】重也。
【正韻】反覆也。
【易·復卦】反復其道。
【詩·小雅】顧我復我。
【註】謂迴轉反復之也。又【正韻】復,除也。
【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
【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又與複通。
【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
【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
【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又與覆通。
【詩·大雅】陶復陶穴。
【音義】復,累土於地上。
【說文】作覆。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浮富切,浮去聲。
【集韻】又也。
【增韻】再也。
【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又叶房月切,音伐。
【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又𡕴𡕨㚆𠣾。
查看《康熙字典》扫描版復在《康熙字典》第369页 第22字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復康熙字典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在线康熙字典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