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
拼音:líng ,注音:ㄌㄧㄥˊ ,部首:艹,笔画:8
五笔:AWYC,五笔98:AWYC,
统一码:82D3 ,郑码:EOW,仓颉码:TOII,四角码:44302
康熙字典笔画:苓:11; 分解查字:艹令(caoling),笔顺,横竖竖撇捺捺折捺,

康熙字典【申集上】【艸字部】苓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靈。
【說文】卷耳也。
【爾雅·釋草】菤耳,苓耳也。
【註】卷耳形似䑕耳,叢生如盤。
【陸璣疏】可煑爲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婦人耳璫。幽州謂之爵耳。
博雅苓耳,枲耳也。又【詩·邶風】山有榛,隰有苓。
【傳】苓,大苦也。又茯苓,藥名。
【淮南子·說山訓】千年之松,下有茯苓。
【魏志】潁川郤儉,能辟穀餌茯苓。又豬苓。
【本草註】其塊黑,似豬矢,故名。
【韓愈·進學解】是猶昌陽引年,而進以狶苓也。又地名。
【晉書·地理志】扶苓縣,屬九德郡。又通零。
【說文】草曰苓,木曰落。又【集韻】靈年切,音蓮。草名。
【枚乗·七發】蔓草芳苓。
【註】古蓮字。
【韻會】亦作蘦。又作䕘。
查看《康熙字典》扫描版苓在《康熙字典》第1022页 第24字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苓康熙字典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在线康熙字典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