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碑识蔡邕

历史典故

后汉书.郭太传》:“建宁元年,太傅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东汉名士郭太(有道)死后,四方之士前来会葬,蔡邕为其撰写的碑文,因郭太德极高,故成为称颂死者而无过誉的碑文。后因用作哀挽死者的典故。

唐.说《李工部挽歌三首》其二:“会葬知元伯,看碑识蔡邕。”

词语分解

  • 蔡邕的解释 蔡邕132-192 :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灵帝时任议郎,因得罪宦官被流放。董卓当政,官至左中郎将,后世称为蔡中郎。董卓被诛后,下狱死。辞赋以揭露统治者腐朽奢侈的述行赋最著名。书法工篆、隶,隶书尤佳,又创“飞白”书。明人辑有蔡中郎集。

历史典故推荐:韩侯蔌

诗.大雅.韩奕:“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毛传:“蔌,菜殽也。笋,竹也。蒲,蒲箬也。”后因以“韩侯蔌”指竹和蒲箬。宋 王安石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看碑识蔡邕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