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

历史典故

兵不血刃怎么写好看

兵不血刃怎么写好看

    谓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荀子认为,战争是实现仁义的手。他说,尧伐欢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桀,文王伐崇,武王伐纣,上述四帝、两王都是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因而,附近的人因其推行善政而服从其导,远方的人因仰慕其德行而前来投奔,武器上没有一点血迹,远近已来归服,功德极盛,恩惠遍及四方。

【出典】:

    《荀子·议兵》:“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欢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

【例句】:

    《尉缭子·武议》:“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 唐·房玄龄《晋书·王濬传》:“濬自发,兵不血刃,攻无坚城。”


主谓 兵,兵器。兵器上没有沾血。《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用于表示未经激烈战斗就取得了胜利。→不战而胜↔血流漂杵 血流成河。 也作“兵无血刃”、“军不血刃”。

词语分解

  • 兵的解释 兵 bīng 武器:兵器
  • 血刃的解释 1.血沾刀口。谓杀戮。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邇来服。”汉书·吴王刘濞传:“发使赦七国,復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颜师古 注:“血刃,谓杀伤人而刃著血也。”水浒传第一一九回:“三军投降者,俱免血刃;抗拒者,全家斩首。”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当此之时,若得数百人於 正阳 、 宣武 、 天安 诸门间,奋臂狂呼,则不血刃而 北京 可得也。”2.引申指战争。 唐 罗邺 长城诗:“谩役生

历史典故推荐:别姬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兵不血刃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