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山飞泉

历史典故

刺山飞泉怎么写好看

刺山飞泉怎么写好看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三二九(及卷三四五)引《汉书》:“二师将军大宛,彼围,军中无水,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耿弇列传》所载事同。

西汉时,汉武帝派遣二师将军李广利军远征大宛国,一次被围,军队得不到水喝,二师将军拔出佩刀,向山一刺,于是飞泉涌流。古人迷信,故相信精诚所至能“感动天道”,旧时因以这个典故,喻指人有德行,天助其功;或用以表现英勇壮举。

宋.陆游《出塞曲》:“佩刀一刺山为开,壮士大呼城为摧。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首句即用“刺山飞泉”事。

词语分解

  • 刺山的解释 旧传 甘肃 敦煌 东南一百三十里有 悬泉水 ,出 龙勒山 腹。 汉 将 李广利 伐 大宛 还,士众渴乏,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见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沙洲。后遂以为典实。 宋 范仲淹 水车赋:“渤潏腾波,忽若刺山之泉涌;潺湲去浪,渐如澄山之练舒。”
  • 飞泉的解释 1.谷名。楚辞·远游:“吸 飞泉 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引 张揖 曰:“ 飞泉 , 飞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北饮兮 飞泉 ,南采兮芝英。”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 飞泉 以正东。”2.喷泉。后汉书·耿恭传:“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南史·何胤传:“ 胤 以 若邪 势处迫隘,不容学徒,乃迁 秦望山 ,山有飞泉,迺

历史典故推荐:蹇旒去纩

谓明目达聪,体察下情。唐韩愈苦寒诗: “蹇旒去耳行,调和进梅盐。” ●汉书·东方朔传: “故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刺山飞泉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