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

历史典故

取长补短怎么写好看

取长补短怎么写好看

    作“绝长补短”,指土地面积、形状。后以此指汲取他人之长,以补充自己不足。滕文公未继位之前,出使楚国途中,路过宋国,拜见孟子。孟子和他讲了自己的性善之说,要他以尧舜之道治天下。后来滕文公回国时又去见孟子。孟子说,治世之道只在于行仁政,你对此还有怀疑吗?前代贤人能够作到的,我们经过努力后也能作到。现在滕国虽小,假如将土地截长补短加以丈量,也不下五十里,还是可以建立一个好国家。

【出典】:

    《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

【例句】:

    《毛泽东选集》3卷《整顿党的作风》:“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


并列 取他人之长处,以补己之短。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例]这两种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倒把这个大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用于指正确处理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也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人之长,救己之短”。

词语分解

  • 取的解释 取 qǔ 拿:索取
  • 补短的解释 1.补不足。孟子·滕文公上:“今 滕 絶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2.补救缺失。史记·乐书序:“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历史典故推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参见: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其他 路程远了才知道马的脚力大小,时间久了才看出人心的好坏。元·无名氏争报恩1折:“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多用于人的品德方面。→道远知骥 疾风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取长补短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