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

历史典故

    来,指招徕。即把远方的百姓招引到自己的国家里来。来了之后,就要把他们安顿好。后则形容如已到一个新环境,就要在那里安心地生活下去。春秋末年,鲁国执政大夫氏打算向鲁国边境上的一个附庸小国颛臾用兵,以扩大自己地盘。季氏家臣冉有子路向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并为季孙氏行动加以辩解。孔子立即对他们进行了批评,并说古代诸候和大夫都不怕财富少,而怕不平均,不怕穷而怕不安定。如果能做到这些,即使远方人不信服,也不用武力攻打,而是用仁义感化招徕他们,如果已来投奔,就要设法让他们安顿下来,现在你们作季氏家臣,不但不能使远方人民受感化而前来投奔,反而在内部掀起战争。我担心季氏所忧虑的不在于颛臾这个小国,却在宫廷之内啊!

【出典】:

    《论语·季氏》:“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墙之内也。’”

【例句】:

    元·吴昌龄《大师》第一折:“你原来是桂花仙子……既来之,则安之。仙子请坐,容小生递一杯酒咱。仙子满饮此杯。”


其他 已经到了这里,就应该适应这里环境而安下心来。语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高和《越轨诉讼》:“程石说既来之,则安之,干脆咱们都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清扫清扫,彻底轻松一下。”△多用于表示人的处事行为。↔挥之不去

历史典故推荐:负石之死

庄子.让王载:商汤伐夏桀,克之,欲以王位让给务光。“务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乃负石而自沉于庐水。”后以“负石之死”指抱石投水,示必死之决心。晋书.王坦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既来之,则安之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