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雷不及掩耳

历史典故

犹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晋书.苻坚载记上》:“今授卿精兵,委以重任,便可从壶关、上党出潞川,此捷济之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


见“疾雷不及掩耳”。《晋书·苻坚载记上》:“此捷济之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

词语分解

  • 掩耳的解释 1.捂住耳朵不听。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荀躒 掩耳而走。”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謁大尹,言语纔及輒掩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 ,望 建业 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 刘 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2.指不闻不问。 清 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折腰怜

历史典故推荐:池水含墨

同“临池学书”。北周 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捷雷不及掩耳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