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缨伏剑

历史典故

结缨伏剑怎么写好看

结缨伏剑怎么写好看

缨:古代帽子上的带子。系好帽带,以身伏剑。比喻从容就义。《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子路卫国大夫孔悝家臣。孔悝发动叛乱,子路不从,遭孔悝追杀。搏斗中,子路受重伤,帽缨被扯断。子路称“君子死,冠不免”,于是结缨伏剑而死。

词语分解

  • 结缨的解释 从容就义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左传·哀公十五年
  • 伏剑的解释 以剑自刎。左传·襄公三年:“ 魏絳 至,授僕人书,将伏剑。”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故 田光 伏剑於北 燕 , 公叔 毕命於西 秦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田中 ﹞后知力不可报,密为遗表,伏剑而终。” 清 钱谦益 母刘氏仍前赠:“古之贤母,望倚门而辞伏剑者,无不教其子以作忠也。”

历史典故推荐:佳气

东汉.班固白6*虎通卷三封禅:“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论赞:“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及始起兵还舂陵,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结缨伏剑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