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历史典故

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亦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宋 亮《酌古论.马援》:“胜败在人而不在险,唯险而后可以见人之能否也。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冒大险而后能立奇功。”


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词语分解

  • 虎子的解释 1.小虎、乳虎。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不探虎穴,安得虎子。”2.喻勇健的男孩。三国志·吴志·凌统传:“二子 烈 封 ,年各数岁, 权 内养於宫,爱待与诸子同,宾客进见,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3.便壶。因形作伏虎状,故名。多以陶、瓷、漆或铜制作, 汉 代王室贵族亦有以玉为之者。 汉 、 魏 、 南北朝 古墓中常以虎子作为随葬品。周礼·天官·玉府“掌王

历史典故推荐:反朴还淳

复归于朴实、淳正。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亦作“反正还淳”。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不探虎穴,不得虎子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