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投水

历史典故

以石投水怎么写好看

以石投水怎么写好看

《列子.说符篇》:“白公问孔子曰:‘人可与微言(谋)乎?’孔子不应(白公,白公胜,他是楚平王,太子建之子。建奔,白公欲为乱,故孔子不应。)。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石投入水中则没,比喻微言不可察觉。孔子答以善没者能取之,是说明凡事是不可能隐瞒的,终究能被人发现)。’曰;‘若以水投水,何如(此进一步以二水交融,不可分辨,比喻微言深隐,不可能被发现)?’孔子曰:‘淄渑(二水名,都在今山东)之合,易牙尝而知之。’白公曰:‘人固不可与微言乎?’孔子曰:‘何为不可?唯知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知言者能心神会,不待形之于语言;而说者则不以言词去表达,用话一说出口,则无有什么隐微可谈了。孔子反对白公侈谈阴谋,故而这样回绝他。)。……’”

白公胜对于微言密谋很感兴趣,一直问阴私是否也能暴露。孔子认为所谓微言,只能心领神会,不待形之于语言,话一说出口,便谈不上保住什么秘密了。

“以石投水”,石与水是不可掺合的,后用以比喻想要消灭形迹,终归难办,隐瞒事物的行为,迟早是会被发现的。

“以石投水”也有另外的用法,例如《文选》卷五十三,三国.李远(李康)《命运论》中说:“良受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这里,“以石投水”则是以水能迅速受没石块为比,喻言听计从,相互投合。


偏正 ①比喻虽将阴谋密事深藏起来,但形迹终会暴露。《吕氏春秋·精谕》:“白公问于孔子曰:‘人可与微言乎?’孔子不应。白公曰:‘若以石投水,奚若?’孔子曰:‘没人能取之。’”高诱注:“微言,阴谋密事也……喻微言若石沉没水中,人不知,行没水中之人能取之。”②比喻双方互相投合,极其默。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③比喻事情过后,即隐秘不闻。明·燕客《天人合征纪实》:“镇抚纳臧,如以石投水,不敢争轻重之衡,亦不敢问多寡之数。”△用于关系、状态方面。↔以水投石

词语分解

  • 以的解释 以 yǐ 用,拿,把,将:以一当十
  • 水的解释 水 shu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

历史典故推荐:化为异物

异物:“鬼”的讳称。 旧指人死。语出汉.贾谊鹏鸟赋:“化为异物,又何足患?”三国.魏文帝与吴质书:“元瑜长逝,化为异物。”聊斋志异.婴宁:“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曰:‘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疾,自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以石投水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