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若敌国

历史典故

隐若敌国怎么写好看

隐若敌国怎么写好看

后汉书.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侧足,因担心而不敢正面相向)。诸将见战(同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常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汉光武帝大将吴汉,性格坚强,极有胆力,即使面临大敌,形势不利,亦能镇定自若,岿然而有筹略在胸。故夸赞他俨然像一个相当的国家。隐,威重貌。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后因比喻对国家极有影响的杰出人物。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延隽之为晋州行台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场,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


主谓 隐,威严的样子;敌国,可以和国家相匹敌。形容人威严、庄重。也指其人对国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汉书·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李贤注:“隐,威重之貌。言其威重若敌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张延隽)匡维主将,镇抚疆场,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褒义。多用于威严的将。也作“隐然敌国”。

词语分解

  • 隐的解释 隐 (隱) yǐn 藏匿,不显露:隐藏
  • 敌国的解释 1.敌对之国。周礼·夏官·环人:“讼敌国,扬军旅。”汉书·蒯通传:“语曰:‘野禽殫,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玉娇梨第三回:“古人有言:敌国未灭,何以家为!” 郭沫若 女神·湘累:“他终竟被敌国拐骗了去了。”2.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管子·霸言:“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敌国,位敌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左史倚相:“非可

历史典故推荐:可杀不可辱

可以被杀掉,但不可遭受凌辱。形容做人的尊严不可侮。语本孔子家语.儒行解:“儒有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并列 可以牺牲生命,却不可以侮辱。形容做人要有人格尊严。语出孔子家语·儒行解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隐若敌国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