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

历史典故

百尺竿头怎么写好看

百尺竿头怎么写好看

唐.处诲《明皇杂录》卷上:“教坊有王大娘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洲、方丈,令小儿持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辍……”

后因以“百尺竿头”喻空中杂技,如宋.晏殊《题咏上竿伎》:“百尺竿头褭褭身(褭,音niǎo,柔弱摇曳的样子),足腾振挂骇旁人。”又用以形容旗帜,如唐.李商隐《咏史》:“北湖南埭(音dài,土坝)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又喻船桅竿,如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又引申喻居高位,如宋.从易《贺王钦若罢相帅》诗:“千重浪里平安过,百尺竿头稳下来。”又因诗僧招贤有“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参见《五灯会元.长沙景岑禅师》)之句,世人遂用以喻已有成就,但仍须更进一步,如元.养浩《折桂令》曲:“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


偏正 ①桅杆及杂技长竿的顶端。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旧书南厅壁间有晏元献(晏殊)《题咏上竿伎》一诗云:‘百尺竿头袅袅身,足腾跟挂骇旁人。’”△用于指物方面。②比喻非常高的官位和功名。元·张养浩《折桂令》:“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多用于功名方面。③比喻学问、事业有极高的成就。夏衍《文艺与体育的因缘》:“我希望我国的体育事业百尺竿头,日新月异。”△多用于事业方面。④比喻道行达到非常高的境界。宋·普济《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天童净全禅师》:“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多用于佛教方面。也作“更进一竿”。

词语分解

  • 百尺的解释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 头的解释 头 (頭) tóu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

历史典故推荐:唯我独尊

五灯会元.释迦牟尼:“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吾,或作“我”。又作“唯我为尊。”长阿含经.大本经:“一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从右胁出堕地,行五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百尺竿头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