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

历史典故

不辨菽麦怎么写好看

不辨菽麦怎么写好看

    菽(shū),豆类的总称。不辨菽麦,比喻愚昧无知,缺乏起码的常识。公元前573年,晋国大臣栾书、中行偃以晋厉公暴虐无道,发动政变,杀死晋厉公。为了拥立新君,他们派荀莹、士鲂到洛阳将晋襄公少子桓叔的子周子迎回为君,是为晋悼公。按照传统立嗣方式,应该由周子的哥哥即位为君,但是他非常愚昧,连豆麦这些农作物都不认识,因此大臣们没有立他。

【出典】: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例句】: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吾每见俗儒碌碌……而了不别菽麦者也。” 明·杨荃《感怀十二首》之一:“士不遇患难,智虑何由全?……苟不辨菽麦,何足揽大权?”


述宾 菽,豆类总称。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缺乏实际知识。语本《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刘复《复王敬轩书》:“林先生于‘诗’‘戏’两项,尚未辨明,其知识实比‘不辨菽麦’高不了许多。”△贬义。多用于脱离实际无知方面。→愚昧无知 ↔博学多才。也作“不辨菽粟”、“不辩菽麦”、“未辨菽麦”。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bù 副词
  • 菽麦的解释 1.豆与麦。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礼记·内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松柏无完枝,菽麦断萌蘖。”2.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左传·成公十八年:“ 周子 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愚夫不为也,况僕颇别菽麦者哉!”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历史典故推荐:舞鹤长辞

同“鹤辞吴市”。北周 庾信周太傅郑国公夫人郑氏墓志铭:“家亡淑女,国丧贤姬,香坟永送,舞鹤长辞。”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不辨菽麦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