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

历史典故

公车上书怎么写好看

公车上书怎么写好看

    公车:官名。汉卫尉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宫殿中司马门之警,并负责以公车接送被征召者、应举者、上书者。故称上书言事或入京请愿为“公车上书”。此典指东方朔初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即上书言事。后以此典形容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或特指入京会试之举人上书言事。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人。性诙谐滑稽,善辞赋。汉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东方朔爱好古代流传之书籍和儒家经学,广泛地阅览许多诸子百家之书。东方朔初到长安时,就到公车官署上奏章给汉武帝。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东方朔》3205页:“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东方先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即“外家传语”)。朔初入长官,至公车上书。”

【例句】:

    汉·班固《汉书·敞传》:“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偏正 公车,本汉代官署名,其职掌之一是以公家车马接送被征召者、应举者和上书者,并加以接待;后因而也代指举人入京应试。旧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语出《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孽海花》32回:“割台原是不得已之举,台民不臣日,公车上书反抗,列名的千数百人。”△用于诚劝。

词语分解

  • 公车的解释 1 ∶公共汽车西门町到公馆,坐公车要二十分钟2 ∶公家的车辆3 ∶汉代官署名安帝雅闻 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我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一八6*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
  • 上书的解释 1 ∶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2 ∶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

历史典故推荐:丸赤白

源见“探丸借客”。喻指奸猾不法之举。清 王芑孙秋怀诗:“恶少数群丸赤白,好官平日毂丹朱。”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公车上书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