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强击弱

历史典故

避强击弱怎么写好看

避强击弱怎么写好看

亦作“避强击惰”、“避强打弱”。谓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唐 元稹《批刘悟谢上表》:“卿宜运谟猷,明宣号令,避强击惰,取暴抚羸。”《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七节:“运动战的实行方面,问题是很多的,例如……避强打弱,围城打援、佯攻、防空、处在几个敌人之间、超越敌人作战、连续作战、无后方作战、养精蓄锐之必要等等。”


并列 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资治通鉴·后周地宗显德二年》:“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多用于战术方面。也作“避强击惰”。

词语分解

  • 避的解释 避 bì 躲,设法躲开:避雨
  • 弱的解释 弱 ruò 力气小,势力小,与“强”相对:弱小

历史典故推荐:张三李四

假设的姓名。泛指某人或某些人。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之八:“张三裤口窄,李四帽檐长。”五灯会元.福州长庆慧棱禅师:“有人从佛殿后过,见是张三李四。从佛殿前过,为什么不见?”鲁迅致台静农:“上海的情形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避强击弱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