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误身

历史典故

儒冠误身怎么写好看

儒冠误身怎么写好看

儒冠:借指读书人。读书人被仁义道德耽误一生。对邪6*恶世道的愤激之辞。语本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词语分解

  • 儒冠的解释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
  • 误身的解释 贻误自身。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唐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历史典故推荐:皇亲国戚

皇帝的亲戚。比喻极有权势的人。警世通言卷三○:“告爹妈,儿为两个朋友是皇亲国戚,要我陪宿,不免依他。”封神演义二回:“卿为皇亲国戚,赫奕显荣,孰过于此!” 并列 皇帝的亲属、亲戚。也比喻同掌权者有亲属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儒冠误身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