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蹙頞

历史典故

蹙:缩小,皱起。頞:鼻梁。遮着耳朵,皱着鼻子。形容极其厌恶,不愿意听到谈起。唐.柳宗元河间妇传》:“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闻河间之名,则掩耳蹙頞,皆不欲道之。”


并列 頞,鼻梁。遮蔽耳朵,皱着鼻子。形容极其厌恶。唐·柳宗元《河间妇传》:“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闻河间之名,则掩耳蹙頞,皆不欲道之。”△用于人的神态表情。→皱眉蹙眼

词语分解

  • 掩耳的解释 1.捂住耳朵不听。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荀躒 掩耳而走。”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謁大尹,言语纔及輒掩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 ,望 建业 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 刘 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2.指不闻不问。 清 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折腰怜
  • 蹙頞的解释 皱缩鼻翼。愁苦貌。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鐘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赵岐 注:“蹙頞,愁貌。”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见若假面数十,取其间锁颐蹙頞大丑者,割去面而易之。”

历史典故推荐:鸱鸮悲

尚书.周书.金滕:“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诒王,名之曰鸱鸮,王未敢诮公。”诗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掩耳蹙頞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