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血未干

历史典故

口血未干怎么写好看

口血未干怎么写好看

    口血,古代双方结盟或订立条约时,双方要喝加有牲禽类血液的酒,以示信,称为口血。口血未干,形容结盟时喝的口血染红了嘴巴还未干,就背弃了来的盟约诺言。公元前565年,郑国刚因晋师来伐而乞和成盟。楚国又出师伐。郑国不得已背晋向楚,复求与楚国订立盟约。这时,郑国的两个大臣子孔、子蟜说:“我们刚与晋国订立盟约,现在口血未干,就背弃盟约,这样做行吗?”另外两个大臣子驷、子展说:“我们小国同大国结盟,只能唯强是从。现在楚师来攻,晋国不来援救,我们就得投靠楚国。即使订立了盟约,将来也可向晋国解释,这是在强国的威逼下订的,这样的盟约是可以背叛的。”

【出典】:

    《左传·襄公九年》:“楚子伐郑。子驷将及楚平。子孔、子蟜曰:‘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子驷、子展曰:‘吾盟固云唯强是从,今楚师至,晋不我救,则楚强矣。盟誓之言,岂敢背之?且要盟无质,神弗临也。’……乃及楚平。”

【例句】:

    左丘明《国语·越语》:“以盟为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 元·脱脱《宋史·辛次膺传》:“次膺言:‘宣和海上之约,靖康城下之盟,口血未干,兵随其后。”


主谓 古人订立盟约时要在嘴上涂抹牲畜的血。此指订立盟约不久就毁约。今多指说出的话没多久就反悔。《东周列国志》11回:“口血未干,宋人背盟,寡人伐之。”△贬义。多用于表现人际交往中不讲诚信方面。→背信弃义 墨迹未干 ↔守信不渝

词语分解

  • 口的解释 口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
  • 干的解释 干 (⑧干??乾) gān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

历史典故推荐:营窟

同“营三窟”。唐 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处己将营窟,论心若合符。”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口血未干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