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影避迹

历史典故

畏影避迹怎么写好看

畏影避迹怎么写好看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以“畏影避迹”比喻不明事理,庸人自扰。《书.允传》:“时寇贼纵横,百姓波骇,衣冠士族,四出奔散,允独不行。人问其故,允答曰:‘夫性命之道,自有常分,岂可逃而获免乎……庄周所谓畏影避迹,吾弗为也。’乃闭门静处,并日而食,卒免于患。”

词语分解

  • 畏的解释 畏 wèi 怕:畏惧
  • 避迹的解释 亦作“避蹟”。避藏形迹;隐匿。再生缘第三七回:“母亲与郡主两年避跡在于 万缘尼菴 内。”玉娇梨第八回:“晚生寒舍虽在郡中,却有一个小园在前面 白石村 中,晚生因在此避迹读书,到了城中住的时少,又癖性不喜妄交朋友,所以贱名不能上达。”见“ 避跡 ”。

历史典故推荐:补牢

源见“顾犬补牢”。比喻发现失误则及时补救。清 王韬〈火器说略〉前序:“然则来轸方道,补牢未晚。”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妄谓及今为之,犹可补牢。”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畏影避迹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