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俱下

历史典故

十行俱下怎么写好看

十行俱下怎么写好看

    也作“十行并下”、“一目十行”。形容读书速度极快。梁简文帝纲(503-551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南朝梁皇帝,庙号太宗,梁武帝第三子。后为叛将景所杀。萧纲年幼时聪明敏慧过人,6岁能作文章。武帝曾不相信,特意御前面试,果然辞采甚美,并非虚传,因而叹道:“此子吾家之东阿(东阿,指陈思曹植。植7岁能诗)。”及长,器宇宽弘,须眉如画,喜怒不形于色,顾盼则目光照人,读书能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篇章辞赋,挥笔立就,十几岁就能独立处理各种事务。

【出典】:

    《梁书》卷4《简文帝本纪》109页:“太宗幼而敏睿(ruì锐,明智、智慧),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高祖叹曰:‘此子,吾家之东阿。’既长,器宇宽弘,未尝见愠(yùn运,含怒、怨恨。)喜。方颊(jiá夹,面颊、脸的两侧。)丰下,须鬓如画,眄睐(lài赉,顾盼、旁视。)则目光烛人。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博综儒书,善言玄理。自年十一,便能亲庶务,历试蕃政,所在有称。”又《梁书》卷8《昭明太子传》(166页):“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古时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送行叫“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

【例句】:

    唐·李百药《北齐书·河南王瑜传》:“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复棋不失一道。” 宋·克庄《杂记》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闹阴司马貌断狱》:“资性聪明,一目十行俱下。” 清·曹雪芹《红楼梦》23回:“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主谓 形容读书敏捷。《南史·梁简文帝纪》:“帝幼而聪睿,六岁便能属文,读书十行俱下。”※行,不读作xíng。△褒义。多用于形容阅读速度快。→过目成诵五行并下 七行俱下 ↔寻行数墨 才竭智疲

词语分解

  • 十行的解释 后汉书·循吏传序:“其 光武帝 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伏以圣主中兴,九译戴同文之治;名王内附,十行承赐札之恩。”
  • 下的解释 下 xi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

历史典故推荐:击楫

同“击楫中流”。元 戴良怀宋庸庵诗:“祖逖念时空击楫,仲宣多难但登楼。”清 徐釚晚发京口诗:“已从击楫悲荒垒,更想沉舟听鼓鼙。”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十行俱下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