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历史典故

    是荀子批当时各种社会思潮流派之语,认为他们立论有据,说话有条理,合乎逻辑,但却都是欺骗世人之语。后来渐有褒意,表示讲话、写文章有根据、有道理,即可为人们所理解。他说,当今之世,经过粉饰的邪说奸言,比比皆是,从而使天下之人不知是非治乱。其中它嚣、牟二人性情放荡,行如禽兽,虽不合乎礼节治道,但他们立论有根据,说话有条理,完全可以欺骗世人。

【出典】:

    《荀子·非十二子》:“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

【例句】: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4第22章:“故曰十子者之工说,说皆不足合大道,美风俗,治纲纪;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成理,足以欺惑众愚,交乱朴鄙,则是十子之罪也。”


其他 指言论,主有理有据。语出《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朱自清《现代人眼中的古代》:“仔细读了郭先生的引证和解释,觉得他也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多用于理由方面。↔无稽之谈 不经之谈。也作“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词语分解

  • 成理的解释 1.固定的规律。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説。”韩非子·大体:“守成理,因自然。”2.有道理。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据其所言,乃凿然成理。”3.治理。战国策·秦策三:“富贵显荣,成理万物,万物各得其所。”

历史典故推荐:黯然无色

黯然:失色貌。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或形容相形之下变得暗淡无光。清.郑燮题画:“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亦作“黯然失色”。秦牧艺海拾贝.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